比较教育研究

教育国际化研究

  • 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行动计划动因、机制与反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治理的视角

    阚阅;徐冰娜;

    为应对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迫切需求以及解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2005-2014)"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3年推出后续举措"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行动计划(2015-2019)"。在该计划推进过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标准制定、能力建设、信息共享和国际合作等机制,发挥了在全球治理方面独特的作用。实践表明,该计划在政策支持、项目启动、覆盖学校、吸引学生和培训教师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也面临着全球框架与地方需求难以平衡、监测和评估机制不完善、国际合作伙伴网络分散和"软治理"模式效果不佳等方面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教育2030目标"进一步提出"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新构想,从而将可持续发展教育推向深入。

    2020年12期 v.42;No.371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2654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63 ]
  • 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措施与成效

    郭世宝;刘竞舟;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加拿大致力于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的领导者,并期望通过教育国际化来促进加拿大经济发展。为此,加拿大政府将国际教育定位为其最具有竞争优势的22个支柱产业之一,而扩大留学生的招收是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通过吸引更多顶尖人才也可以为加拿大移民培养主力后备军。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成效显著,已成为继美国和澳大利亚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但是,加拿大本国学生出国学习与工作的意愿不高,因此进一步扩大本国学生出国留学是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政策走向。另外,因学费日益增长,留学生利益和服务得不到保障,偏见及歧视现象存在,加拿大对留学生的政策和服务也还亟待改善。

    2020年12期 v.42;No.371 11-2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136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5 ]
  • 加拿大国际教育战略发展动因、内容与挑战——基于《立足成功:加拿大国际教育战略(2019-2024)》的分析

    徐琼;

    基于国际教育对加拿大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重大贡献,加拿大于2019年8月发布《立足成功:加拿大国际教育战略(2019-2024)》,以进一步推动本国国际教育发展。该战略在充分规划基础上确定了未来五年加拿大国际教育发展目标,并通过了一系列战略行动来推动目标的实现,包括:立足于学生能力发展,打造一流学习目的地;灵活发展国际教育市场,进一步扩大潜在机会国家;优化加拿大留学推广行动,营造教育福利国家形象;联合教育部门及相关利益者,成为国际教育引领者以及关注K-12国际教育,吸引全球最优质的学生等。但加拿大在具体推行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2020年12期 v.42;No.371 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91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5 ]
  •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新教育交流合作回顾与前瞻

    丁瑞常;徐如霖;

    我国与新加坡自1990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双方政府签署了制度化的教育交流合作框架,多主体搭建了丰富的教育交流合作平台,师生互访已形成规模,两国合作办学日益深化。中新教育交流合作发挥了语言文化近缘优势,重视战略规划和高层引领,且立足实用主义外交关系。"一带一路"倡议为双方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打开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局面。两国未来应搭建若干高层次双边教育交流合作平台,实现学分学位互认互联,拓宽奖学金来源,进一步加强合作办学,并充分发挥多边机制作用。

    2020年12期 v.42;No.371 3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70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2 ]
  • 中国和拉美教育交流与合作60年:进展、问题及策略

    胡昳昀;赵灵双;

    拉美作为发展中国家集中地区和中国一个重要的"南南合作"区域,是中国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伙伴。教育交流与合作作为中拉友好往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拉关系的基础与延伸。自1960年中国与第一个拉美国家古巴建交至今,中拉在高层制度建立、人员交流、语言推广以及科研合作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中拉间仍存在着学生流动规模较小、科研合作有待深入、人力资源和技术培训项目有限、认知不足等问题。结合中拉各自的发展需求,中国可以采取搭建合作平台、规划合作布局、完善保障制度、推动职业教育与科研领域合作、加强拉美研究人才培养等措施推进中拉教育务实合作。

    2020年12期 v.42;No.371 38-4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95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0 ]

高等教育研究

  • 申请律师权入法:美国公立高校学生正当程序权利新进展

    尹力;李东宏;

    律师能否介入公立高校纪律处分程序直接关乎学生的处分结果。美国法院秉持宪法精神,逐步确立了听证权在正当程序权利中的核心地位,而且主张学生聘请律师参与听证是保障正当程序的关键。经过60年的司法探索,近年来,美国联邦和各州在学生是否享有申请律师权方面,已达成两方面的共识:一是州法案在尊重高校学术权力的前提下,学生在纪律处分程序中可享有申请律师权;二是律师费由学生自己承担。在律师是否享有咨询权和质证权方面,由于律师质证权的重要性,州和联邦态度稍有不同。州法案态度相对保守,规定抽象且模糊;联邦法案则肯定律师享有质证权,但仍局限于学生涉嫌严重违纪的特殊情境。

    2020年12期 v.42;No.371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42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6 ]
  • 美国高校学生雇员身份的认定

    高建东;

    当前学生用工已经成为美国高校劳动力的重要替代力量,但是学生是否具有雇员身份则是一个极具争议的问题。美国的实践表明,学生的受教育者身份不是雇员身份认定的障碍,学生雇员身份的认定没有简单划一的形式要件,而是一个复杂的平衡性系统,认定学生雇员身份需要正确处理劳动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在一般雇员认定标准的基础上,美国法院确立的"主要受益人标准"和"整体情况标准"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工作内容,既需要判断与学业和教育的关联性,也需要判断与常规劳动形态的关联性。总体而言,学生劳务与教育属性的关联性越小,与劳动属性的契合性越高,学生也就越会被认定为雇员,反之则只能被认定为受教育者。

    2020年12期 v.42;No.371 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2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德国高校校名更迭类型化特征及现实化背景

    陈志伟;史秋衡;

    德国高校在创建初期的校名命名原则体现了属地特征,然而在经济、文化、教育制度、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下,其校名按照四种类型产生了相应的更迭。这四种类型为:公立综合型高校通过增添建校者或知名校友姓名来彰显自身历史和文化积淀;公立工业大学的校名从单一技术型向工业综合型过渡;公立应用型高校通过去除专门化表述实现校名泛化和实力提升;部分高校在多元化因素影响下,包括院校拆分或合并、资助主体变更等产生校名更迭。经过校名更改的德国高校大多在自身特色确立、社会影响聚合、人才吸引能力和国际声誉提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改善。然而,其借鉴价值也在于要避免追求校名的高大全但销蚀高校自我的身份认同或弱化已有的办学特色。

    2020年12期 v.42;No.371 63-7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34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0 ]

课程与教学研究

  • 荷兰中小学生数字素养学习框架与实施路径

    魏小梅;

    荷兰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将数字素养列入学校教育的学习领域之一,并将发展学生数字素养和实践技能置于重要位置,以期学生更好地参与当下和未来的(知识)社会。荷兰将数字素养认定为一组关于基本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技能、计算思维、信息素养、媒体素养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它囊括六个学习主题:数据与信息、数字世界的安全与隐私、数字技术的运行与使用、数字交流与合作、数字公民和数字经济。荷兰从数字素养学习框架的顶层设计走向学校的具体实践,数字素养落地生花。

    2020年12期 v.42;No.371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下载次数:2765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56 ]
  • 韩国职业生涯教育保障体系及特点分析

    李秀珍;

    为引领21世纪科技革命所需的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韩国政府尝试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注重个人素质、思维能力培养的新教育方向转变。2009年起,韩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通过制定"职业生涯学期制""高中学分制""机构体验认证制""职业生涯专职导师制""职业体验项目"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基本构筑了较为系统的学校职业生涯教育保障体系。生涯教育保障体系在提升教师的职业生涯教育专业素养的同时,完善了学生自我主导的职业生涯规划,扩大其在职业上的自主选择权。

    2020年12期 v.42;No.371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1231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69 ]
  • 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编写新动向——基于八种教科书内容比较分析

    白松强;秦冲;

    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实施的军国主义对世界和平造成严重伤害,战后被迫放弃了向青少年灌输"爱国心"等教育内容的资格和权力,这是基于"爱国主义"的最大危险就是易走向军国主义。但自2006年安倍内阁执政以来,日本政府相继修订了《教育基本法》等内容,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嵌入了"爱国心""道德心"等教育理念和原则。日本文部科学省检定合格的八种初中历史教科书,其主题的编写均围绕育人改革要求来体现国家意志,遵照新教育基本法的指示精神来实现国家使命,凸显出内容编写的新动向与新趋势,同时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各家出版社主动作为,以文化人,扩容自主素材库,进而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内容。

    2020年12期 v.42;No.371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78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5 ]

青少年欺凌防治教育研究

  • 国际视野下校园欺凌治理机制构建

    凌磊;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个体或群体针对他人实施的具有持续性、重复性的故意伤害行为。国际上部分国家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搭建起了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校园欺凌治理体系,预防和控制校园欺凌的发生。美国、爱尔兰、法国、芬兰、日本和韩国等六个国家普遍建立起了特色的校园欺凌治理模式,形成了以反校园欺凌法律法规为根本保障,多元主体共同合作为有效途径,注重校园欺凌事前预防、事中处理和事后干预的治理体系构建的共同趋势。由此,得出了"法律-政策-项目-程序-主体"校园欺凌治理机制。

    2020年12期 v.42;No.371 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1829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46 ]
  • 德国校园欺凌法律规制体系及司法实践探析

    杨大可;

    针对校园欺凌行为,德国已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规制体系。根据《基本法》的立法权划分,德国在联邦层面至今未制定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法律,而是授权各州中小学教育法加以规制。各州均将校园欺凌治理措施分解为教育措施和规制措施,并依具体情形和条件予以针对性实施。就后者而言,德国已逐渐构建起由学校主导并实施的规制措施体系,并确立了具体实施条件。网络欺凌作为新型的校园欺凌形态,涉及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等诸多法律问题。学校采取的多样化规制措施在通过行政法院的相称性审查后得到司法确认。德国近期的司法实践强调低龄学生规制措施的相称性,提出了学校查明案件事实时的具体要求,明确了处理反转欺凌现象的基本思路,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2020年12期 v.42;No.371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201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