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秀兰;李佳宇;
非洲高等教育卓越中心建设呈现出组织上的国际性、区域性和竞争性,管理上的主体多样性和过程规范性,目标导向上的发展性、应用性和公平性等特征。这些建设提升了各非洲高教卓越中心的关键能力,带动了非洲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有助于非洲树立赶超其他地区的信心和增强非洲大学的治理能力。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参与非洲高教卓越中心建设的机构很少且影响力有限。为此,我国应加强对非教育合作团队的培育,近期在参与高教卓越中心建设上要强调与世界银行合作,依托我国的优势和特色,结合非洲教育需求,开展科研、教学、学术方面的合作项目,谋求在合作中提升我国高教的自我能力并发挥中国的独特作用。
2019年04期 v.41;No.351 3-1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1056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曲绍卫;娜兹姆;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作为友好邻邦历史悠久。近五年来,中哈两国围绕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开展合作。伴随两国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留学生教育领域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加,尤其在互派留学生和孔子学院建设方面成绩斐然,但同时也存在留学生教育的学历层次较低、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留学生教育投入少及培养模式单一等具体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两国留学生交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可从哈萨克斯坦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更有成效地实现教育合作,重点加大留学生教育的投资力度,扩大中国赴哈留学生的数量和规模,加强哈萨克斯坦重点产业、特色行业和新兴技术领域专业人才培训项目的合作。
2019年04期 v.41;No.351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下载次数:89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欣亮;童玲红;
跨境教育是教育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跨境教育的微观层面分析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旅游孔子学院在跨境教学、师资培训、文化传播、受众体验方面的特色发展举措,可以发现它在语言教学上力求与本土教学体系对接;在师资培养上推动中外教师交互促进;在跨境文化传播上注重柔性输出国家核心价值;在学习者获得体验上强化境外学生的情感联系。从跨境教育微观视角来审视孔子学院在新时期的特色发展举措与成效,为我们提供了依托跨境教育的内在机理来促进孔子学院海外建设的新视野。
2019年04期 v.41;No.351 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下载次数:1199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史雪冰;张欣;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巴基斯坦的实质性推进,其重要战略位置更加凸显。"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生根离不开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密切合作。因此,两国高校应承担起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培养人才的使命。2017年5月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巴基斯坦高等教育2025愿景》,确立了三级大学分类发展模式、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注重提升大学知名度等主要目标。中国高校需要在既有的中巴友好关系基础上,搭建高校间交流平台、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开展援助项目对接、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积极开展跨境合作办学等,以实现在《巴基斯坦高等教育2025愿景》的实施中达成共同发展的目标。
2019年04期 v.41;No.351 2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75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唐智彬;胡媚;谭素美;
教育扶贫历来是国际组织与机构推动全球反贫困的关注重点。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世界劳工组织的教育扶贫理念、政策以及行动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明确教育在扶贫体系中的地位,根据群体特征确定教育扶贫的内容,构建"教育与就业"互动的教育扶贫体系以及重视质量保障与监控是重要的国际经验。基于国际经验,在我国教育扶贫的现行框架下,改进教育扶贫中国路径要深刻理解教育价值,构建精准扶贫的教育立场与实践框架;以农村为重点,通过制度精准配置实现教育扶贫政策分类实施;不断创新资源建设和质量监测机制,构建教育扶贫质量保障体系;重点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以体面就业促进贫困人群可持续发展。
2019年04期 v.41;No.351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2562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1 ] - 张振;
在顶层设计方面,斯里兰卡职业教育扶贫的对象厘定与战略制定具有全纳视角,职业教育扶贫相关机构通过协同合作发挥作用,政府部门主导职业教育扶贫的经费配置与制度安排,彰显了职业教育的属性并诠释了职业教育扶贫的内涵。在实施框架方面,斯里兰卡职业教育扶贫强调项目监测与评价,重视项目调查与研究,彰显了职业教育的功能并诠释了职业教育扶贫的意义。斯里兰卡产业结构欠合理,导致产业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十分有限,现存就业人口亦处于弱势就业状态,因此职业教育扶贫的实施成效并不乐观。
2019年04期 v.41;No.351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98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柳;秦玉友;
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婴儿潮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美国修建了大量公立学校。目前,这些学校集中进入设施更新潮,学校设施问题凸显:许多校舍年久失修,室内环境污染威胁师生健康,学校设施质量差距较大,教育公平面临挑战。经费投入从根本上影响学校设施的建设能力,美国经济衰退后公立学校教育经费缩减,设施经费投入不足、不均衡是美国公立学校设施建设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为保障学校设施的充分性与公平性,美国国会议员规划并提交了相关提案,提出了公立学校设施建设的改进建议。
2019年04期 v.41;No.351 52-5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58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莎;程晋宽;
充分实现教育公平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各国政府教育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基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于2018年初发布了《教育公平测量手册》,旨在为各国政府开展教育公平的实践提供指导建议与策略。针对各国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状,政府应采取的援助措施与财政分配策略主要体现为三大方面:精准关注教育公平的影响因素,探寻教育不平等的起源与现实障碍;追踪政府教育援助的获益群体,查找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症结;实施基于公式性拨款的政府教育财政分配策略。
2019年04期 v.41;No.351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下载次数:105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小强;
随着教师流失日益加剧,20世纪后期以来,西方学者对教师流失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早期研究主要考量教师个体及相关政策与教师流失之间的关联。进入21世纪以来,其研究视野更多转向了学校组织,考察学校领导方式、组织氛围、学生成绩与行为表现、学校类型等对教师流失的影响;解析教师流失对学校师资整体水平、教学质量、办学成本等形成的冲击;提出改善学校管理、重建学校组织环境、改革学校教师招聘、完善激励机制等策略。
2019年04期 v.41;No.351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1991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杨润东;
教师作为学校变革的"主力军",其对学校变革的态度对于变革实践具有重要价值。国外关于教师对学校变革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聚焦于:从态度持有者本身来看,有教师的教龄、个体经历、时间和精力、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教师对变革的认知和情感;从学校变革这一态度对象来看,有变革的民主性和实用性。这对于国内教师对学校变革积极态度的形成有如下启示:合理协调学校变革远景及当下行动;辩证看待变革理念和教师认知的统一性;关注教师的生存处境;增强教师的参与性;重视教师变革行动的情感体验;考虑不同地方与不同学校的差异性。
2019年04期 v.41;No.351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967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李艳;
"家长参与"这一主题近年来备受关注,国内研究大多假设或"默认"其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力量,在实践领域大力推广。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分析,发现相关概念在认同合力育人这一基本价值的基础上呈现两种范式、三种价值取向,其内涵具有可变性。孩子的学业成绩作为一项量化指标,成为众多研究的验证领域与确认家长参与合理性的前提变量,试图精确量化"家长参与"对孩子成长有"多大程度"的影响。有关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推广都有一定积淀,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与障碍。现有家长参与的模型以中产阶级为主体,弱势群体被"污名化",并逐渐被排斥在主流社会群体之外。
2019年04期 v.41;No.351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2429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邓敏杰;张一春;范文翔;
循证教育是当今教育实证研究的新取向,被视为提升教育实践科学化的有效途径。美国循证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循证医学、循证实践、循证教育三个阶段。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美国循证教育的总体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已在多个领域中大面积地推广实施,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实践模式,即提出循证问题、寻找最佳证据、综合评价证据、整合专业智慧、评估所做工作。为了促进循证教育的健康发展,美国不仅高度重视循证教育并在政府主导下开展多方协作与整合,而且还持续加大对循证教育的经费投入,创建本土化的循证教育证据资源库,注重对从业人员循证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9年04期 v.41;No.351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3459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0 ] - 白玫;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选择性资格项目是一个有关美国教师教育最具争议性和令人困惑的主题。美国教育的新环境、教师职业发展的恶性循环以及传统教师教育项目备受质疑使选择性资格项目的出现成为历史必然。选择性资格项目从一出现就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尽管遭到了大学教师教育者的抵制和专业协会的指责,但仍然在夹缝中生存壮大,逐渐赢得了公众的信任和认可,并在实践中获得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尽管无法预料选择性资格项目是否会消失,但可以肯定的是,与选择性资格项目有关的教师教育问题,如开发高度预测的工具、寻找共同的价值以及追求教育公平等,会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2019年04期 v.41;No.351 9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89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爽;霍力岩;房阳洋;
学习品质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基础教育研究中,受到广泛重视并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近年国外主要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发现国外机构、学者对儿童学习品质的本质和结构的研究既存在基本共识,又有一些分歧。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未来发展建议:将学习品质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主要组成部分;系统揭示我国儿童学习品质的核心要素和基本结构;开发在真实情境中观察评价儿童学习品质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工具。
2019年04期 v.41;No.351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3177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