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蕾;叶·弗·布蕾兹卡琳娜;
伴随着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向,越来越多的国家向核心价值观建构及价值观教育投以战略关注。俄罗斯自2000年进入"普京时代"以来,社会各界力量通力协作,积极建构有效融合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价值理念与时代要素的俄罗斯核心价值观,并通过聚焦"德育空间"建构、国家政策建设、传统教育载体复归助推价值观教育发展。
2019年03期 v.41;No.350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1612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 ] - 徐娜;肖甦;
21世纪以来,俄罗斯已经连续颁布4个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的五年规划,重建并持续完善国家爱国主义教育新体系。俄罗斯从政策纲领到全民行动,具有传统价值观和时代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从顶层设计逐步落实到公民的日常生活。多层次、多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俄罗斯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不仅使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崇尚英雄主义、关爱老战士的传统得以弘扬,而且也成为集聚社会正能量、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发展、振兴俄罗斯民族精神的重要动力。
2019年03期 v.41;No.350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下载次数:2682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1 ] - 刘金花;
由于俄罗斯教科书审查制度的意识形态监督功能薄弱,旧版历史教科书不乏对苏联关键历史事件的诋毁性解读,成为各种势力煽动反俄情绪、鼓动地方民族分裂主义思想的工具,破坏了学生的历史记忆并引发国家认同危机。为了与各种反对势力进行"记忆大战",强化学生的国家身份认同,俄罗斯历史学会遵照普京总统的指令,设计了历史教科书编写需遵循的统一概念、方法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原则。依据该统一标准,俄罗斯以历史教科书为载体,从强调历史延续性、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原苏联加盟共和国间的历史文化联系等维度回溯了苏联历史,从中寻找和汲取塑造当下和未来自我形象的养分,以达成净化学生苏联历史记忆及推进国家认同教育的目标。
2019年03期 v.41;No.350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下载次数:1945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 ] - 饶舒琪;
全球公民教育的理念备受争议,究其原因,与人们对全球公民概念存在的三重困惑有关。从公民身份即地位的角度而言,虽然全球政治共同体的缺失造成全球社会的难以想象,但全球公民的合法地位源自紧密人际关系的保障,全球公民教育具备合法性;从公民身份即权利的角度而言,虽然全球政治共同体的缺失导致公民身份实质意义的空洞,但权利和义务更新了内涵版图,最基本的人权和义务充实全球公民教育的内容;从公民身份即认同的角度而言,虽然全球认同潜藏着消弭国家认同的风险,但多元认同话语已获认可,全球认同需建立在国家认同的基础上。对全球公民教育的理解不应囿于传统的民族国家框架,它也并非国家公民教育的替代性存在。
2019年03期 v.41;No.350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下载次数:174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王小青;曲垠姣;陆伟;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高速发展四十年,伴随着本土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大学生"在国内留学"的规模悄然增长。聚焦不同住宿模式如何影响跨文化情境中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发展,以有30余年历史的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为例,采用混合研究法对234名毕业生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中外学生混住模式的中国大学生比中国学生合住或独居模式学生在跨文化知识方面有明显优势,外语技能和批判性思维在访谈中得到有力回应,但跨文化态度方面处于劣势,两组学生在内在收获和外在收获方面无显著差异;是否为独生子女、父亲职业、父亲受教育程度、项目类别等大学生个体特征对跨文化能力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入学前的海外经历对跨文化能力没有显著的影响。
2019年03期 v.41;No.350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143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陈晓菲;刘浩然;林杰;
牛津大学作为享誉全球的一流大学,其导师制在本科生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质性研究,对28位牛津大学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式的深度访谈,结果发现:牛津大学导师的实施路径可以分为辅导前、辅导中与辅导后三个阶段,并具有四种不同的目标内涵;牛津大学本科导师制的学生体验包括两个维度,分别是实施体验与目标体验,表现出个性化的指导方式、平等包容与权责清晰的师生关系、重视原著阅读的研导内容、多元背景的同伴作用这四个特征。
2019年03期 v.41;No.350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2149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1 ] - 庞颖;
世界高校教师校本发展系统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五十余年来形成了先进的"美国经验"供世界各国借鉴。但在其制度化被认同的同时,多元发展却被忽略。事实上,美国高校教师校本发展可分为"传统延伸类""扎实进取类""综合类"。其存在重视教学、尊重教师成长规律等优点;也存在千校一面趋势、求大求全心切等症结。高校教师校本发展的应然取向,应以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为价值导向、以教师学习观为发展理念、以机构实力为重要前提。
2019年03期 v.41;No.350 46-5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160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王兆义;
近年来,在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中出现了集体更名的现象,掀起一股由政府推动、广大应用科学大学积极响应的潮流。更名是在"博洛尼亚进程"下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之一,更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结果。更名代表了应用科学大学谋求与综合型大学同等地位的诉求,是应用科学大学对其"大学身份"的集体再塑造,以期在资源获取上获得与综合型大学同等的待遇。更名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蕴含了德国高等教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在理念层面上从"经典大学"到"新型大学"之间的跨越。与此同时,在新的"身份"下,应用科学大学同样也面临着特色丢失、盲目从众的问题。
2019年03期 v.41;No.350 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71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王正青;但金凤;
户外教育是衔接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创新形式,是推进实践育人的重要路径。作为当今户外教育领域的领先者,澳大利亚通过构建户外教育课程与指导体系,制定户外教师专业标准与发展指南,完善户外风险评估与安全预防机制,发挥专门组织及会议指导作用等举措,推进中小学户外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借鉴澳大利亚户外教育经验,我们应着力宣传户外教育价值,提升中小学教师户外素养,构建学校户外教育保障机制,形成户外教育协同推进网络,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户外教育活动。
2019年03期 v.41;No.350 78-8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1746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 ] - 王琳琳;邓猛;
教育戏剧旨在透过戏剧思维重构教育问题,其目的是在戏剧性活动中通过情境与体验、合作与分享、对话与探究重建学习概念,促进学生知识与人格的双重发展。探讨教育戏剧在西方国家的实施现状,首先回顾西方教育戏剧的发展沿革,继而论述四类使用广泛的教育戏剧实践模式,最后梳理了教育戏剧在学生社会性发展、学业进步、认知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实践效果,以期为中小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借鉴。
2019年03期 v.41;No.350 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下载次数:3482 ] |[引用频次:79 ] |[阅读次数:1 ] - 郑璐;
运用生命历程法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小学教师洁芮的社会科教学实践进行跨越四年的研究,呈现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科从概念重建到后概念重建所经历的变革。洁芮通过批判性思维模式框架与故事模式框架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并利用基于文献提问的评价方式,成为21世纪以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历次课程改革的缩影。生命历程法需要系统化的、丰富性的学科历史与理论作为背景支撑,从而使生命历程法研究迈向新阶段。
2019年03期 v.41;No.350 93-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下载次数:84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王文静;赵晓晨;解会欣;谢秋葵;
数字教育游戏评价是数字教育游戏评价主体为实现特定评价目的,从一定理论视角出发,运用特定评价标准、方法、技术、工具和流程等对数字教育游戏的优势或价值进行明确的过程。国外有关数字教育游戏评价的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相关研究者对电子游戏教育价值的检视。从整体上说,当前国外数字教育游戏评价研究对数字教育游戏评价的理解主要立足于客观主义认识论,大多数研究在对数字教育游戏评价的内在理路进行分析时没有对教育评价理论这一更具指导价值的理论类型予以充分重视,提出的各种评价工具也亟待加强信效度检验。推动数字教育游戏评价研究从简单的学习成效检验进入更深入的学习成效机制分析与更广阔的游戏价值反思是国外教育游戏评价研究的未来趋向。
2019年03期 v.41;No.350 10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2503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