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健生;蔡娟;
通过对PISA测试的研究文献以及OECD发布的相关教育政策文本进行批判性分析,发现OECD开展PISA测试主要为了实现如下目的 :首先,通过扩大PISA测试内容的范围、增加参与PISA测试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增强PISA测试研究报告的解释力来形塑全球教育治理体系;其次,通过为各国的教育改革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树立改革的"标杆"以及凭借测试内容本身的参考性意义,影响参与国的教育改革;最后,通过在PISA测试的各个环节强调教育的工具性、突出教育绩效、提倡全球主义,以传播新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在参与PISA测试的过程中和在使用PISA数据时要秉持批判性的立场。
2019年02期 v.41;No.349 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3163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2 ] - 郭婧;
知识圈和学术界是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人力与智力来源。英国高校的学术研究、价值理念和倡导的发展方向为很多国际组织所接受。英国高校在教育国际化战略、学科组织形态、人才培养目标和全球智库服务等方面的偏好与优势为培养和输送国际组织人才奠定了战略基础、学术基础、路径基础和组织基础,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经验。
2019年02期 v.41;No.349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下载次数:2497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2 ] - 黎芳媛;路书红;
欧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一直积极倡导卓越性和平等性并举。作为其推动的战略计划,伊拉斯谟学生流动项目深刻体现了这一发展理念。通过分析近几年该项目的实施现状及效果可以看出,这一计划增强了欧洲劳动力市场的活力,推动了学术成果的交流转化,抑制了优秀人才的外流,提升了学生的欧洲维度与国际发展意识,在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效率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由于成本投入、流动吸引力等方面的不同,参与国之间在流动收益及学生参与机会上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公平性目标尚未真正实现。
2019年02期 v.41;No.349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下载次数:103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 ] - 廖菁菁;
海外分校作为境外办学的形式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东道国或来源国参与其中,成为一股席卷全球的浪潮。在海外分校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东道国和来源国存在着不同的驱动因素,并呈现出母体高校独资、外部机构投资、东道国提供设施等3种不同的类型及其相关特征。海外分校的发展面临着质量保障体系的不成熟、学位层次和专业发展的失衡、多元文化的冲突等多重挑战。
2019年02期 v.41;No.349 27-3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下载次数:117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 ] - 曾晓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高校海外分校发展迅速,其发展动因一是服务于印度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二是缘于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求,三是出于解决激烈的入学竞争和高校自主发展的需要。印度高校海外分校主要分布于南亚、东南亚、中东、东非及大洋洲等地区,具体选址于尼泊尔、毛里求斯、新加坡、马来西亚、阿联酋和澳大利亚等国,其办学选址和区域布局契合了国家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外交与文化传播的战略考量,侧重于海外分校自身经济利益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量。
2019年02期 v.41;No.349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下载次数:86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 ]
- 戴园园;
通过分析2017年OECD新旧两个高等教育项目的更迭,揭示了OECD高等教育比较研究如何深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并逐步被纳入OECD历时近30年构建的全球指标体系和比较教育大框架。继而指出这一转型是新自由主义在OECD内部进一步强化的必然结果,而这种强化使OECD高等教育比较研究难以规避在哲学内涵、权利结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局限。对OECD新自由主义逻辑的深入解析将使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转型对全球比较教育的影响。
2019年02期 v.41;No.349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77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杨惠雯;
核心素养是目前国际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自其产生到成为主流话语的过程映射出当代教育改革与研究的基本逻辑和价值取向。在谱系学视域中,核心素养是由特定思想和实践规则建构而成的历史实践。作为核心素养的出身地,OECD深受冷战文化与思潮的影响,催生了特定的"普世价值"和主导研究范式。人力资本、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知识经济和终身学习等理论思想为核心素养的出现准备了知识论基础,构成了"现代人"的真理生产机制。基于这些真理性认识,核心素养项目落实为一套规范化技术,对人类心智发挥着更加全面而精细化的规训作用。
2019年02期 v.41;No.349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1733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2 ] - 王世巍;
法国当代思想家雅克·朗西埃的教育平等理论,主要涵盖了"无知的教师""智性解放"与"主体形构"三个维度。基于对平等概念的政治学界定,朗西埃把教育平等看作是方法本身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目标对象。通过对个体感性能力、感知空间的关注及强调智性力量的平等和知识获取过程的探索性,教师与学生就既是无知的,又是有知的。平等教育因而被视作一个无知者共同体的探求过程,其目的既是要引导教师的教育观念,也是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呼唤。
2019年02期 v.41;No.349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1075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 ]
- 李婵娟;肖甦;
高校的教师薪酬系统是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模块。在政府、市场和学术权力三方共同作用下,密歇根大学逐渐形成了市场导向、分权管理的教师薪酬管理体系。政府通过法律形式赋予大学开展教师薪酬管理的合法权,同时保留监管权和调控权。市场是密歇根大学教师薪酬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不同职级、不同学科教师的薪酬水平。各类学术权力主体是学校教师薪酬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和院系教师薪酬管理的直接责任者。多样化教授治校形式是制衡市场力量的重要因素。
2019年02期 v.41;No.349 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135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2 ] - 陈志伟;
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高度及大学所能实现的一流建设的水平和程度。作为国际博士培养制度范本之一的德国,尤为重视明确博士研究生的学术层次性地位及学业化动机。处于R1级、作为初阶研究者的德国博士研究生在入学之前,会根据性别成就、时间因素、专业前景、导师指导和学习满意度等五方面因素,对于学业取舍和发展路径获得更为清晰的自我认知和目标导向。
2019年02期 v.41;No.349 7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84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夏国萍;
师生互动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助于弥合师生之间的知识鸿沟,促进教学相长和教育质量提升。以布拉德利·考克斯师生互动理论为分析框架,综观威廉姆斯学院师生互动的实施方式和实践经验发现,师生互动已经成为威廉姆斯学院的一种教学文化,呈现出充足的偶然性互动、多元的功能性互动、广泛的人际性互动特点。与此同时,威廉姆斯学院从全方位的资源政策保障、针对性的基金财政保障、灵活性的互动监督审查三方面稳步推进师生互动,保障了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2019年02期 v.41;No.349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1081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2 ] - 王思懿;姚荣;
法律机制、市场机制与行业机制分别对美国公立与私立大学教师人事决策规范趋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公立大学完善教师人事决策程序的行为主要受法律机制影响,其动机在于规避诉讼风险;私立大学受法律机制影响较小,其完善教师人事决策程序规范的行为主要受市场机制的影响,是基于声誉、竞争力以及成本—效益考虑的理性选择。此外,以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为代表的行业协会对公私立大学均构成广泛影响,促进了二者程序规范的趋同。从长远而言,当程序正义理念嵌入大学治理行动者的观念图景,它逐渐演变为深层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并构成公立与私立大学在教师人事决策程序趋同的根本动力。
2019年02期 v.41;No.349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8K] [下载次数:70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