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琴轩;吴江华;
美国作为世界创新强国,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致力于建设创客国家。与此相适应,美国高校对推进国家创客运动发展发挥其领导力作用,着力于创客人才的培养和开发。通过梳理和归纳美国高校创客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和经验,发现美国高校创客人才培养的主要范式包括:注重创客理念先行,多方位打造适合高校特征的校园创客文化;建立高校创客联盟,共同致力于创客人才培养;基于STEM,强调跨学科、开放式培养创客人才。美国高校致力于创客人才培养的特色举措,对我国高校创客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发。
2018年06期 v.40;No.341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下载次数:90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伟强;
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培养已成为当前教育急需研究的课题。设计创造力是设计者在进行新颖且实用的产品设计时所具备的一项高级、复杂的心理认知能力。近年来,国外在青少年设计创造力的脑机制、心理机制及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获得了重要成果。其研究成果启示:一要针对青少年心智成熟水平,对设计创造力实施分层培养;二要营造"社会+学校+家庭"联动培养环境,注重设计创造力训练培育;三要开展设计创造力基础学科研究,注重高科技带来的研究成果应用。
2018年06期 v.40;No.341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68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范文翔;赵瑞斌;张一春;
当前,STEAM教育已被不少国家视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STEAM教育发源于美国,经历了STS-STEM-STEAM几个发展阶段。美国STEAM教育的特点是:聚焦于现实世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强调通过工程设计流程来制定解决方案;倡导通过协作学习开展开放式探索;鼓励答案的多样化且认可失败是学习的必要部分。为了促进STEAM教育的有效实施,美国不仅将STEAM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出台STEAM教育政策和法案,而且还持续加大对STEAM教育的经费投入,构建了一体化的STEAM教育体系,对开展STEAM教育的学校进行认证。
2018年06期 v.40;No.341 1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下载次数:10396 ] |[引用频次:371 ] |[阅读次数:9 ] - 黄璐;裴新宁;
STEM教育从美国传播至世界其他许多国家,成为了许多国家战略发展、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但实践发现,STEM教育中学科界限分明、知识不关联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知识论的视角看,STEM教育本质上是反对传统教育"知识孤立"的倾向,主张"知识融通"。本文基于科学理性主义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构建了STEM教育的三层体系框架:信念层——STEM教育的意识状态,认识层——STEM教育的知识结构,方法层——STEM教育的思维工具。达到领域内容标准、探索学科之间不确定的相关性和确立相关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模型,这"三步走"的STEM教育实践之路将有助于教师理解和处理STEM教育中的"知识"问题。
2018年06期 v.40;No.341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1895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1 ]
- 李佳丽;
芬兰基础教育能兼顾质量和公平的优异表现引起各国注目,高质量的教师和极具特色的"研究为本"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被认为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探讨芬兰中小学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框架,首先对芬兰教育体制进行简单介绍,继而论述教师教育模式的理论渊源和"研究为本"的教育模式理论及实践,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践论述提出值得我国教师教育培养借鉴的特色。
2018年06期 v.40;No.341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下载次数:211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冯慧;饶从满;
世纪之交以来,美国教师培养面临内部质量提升和外部质量问责的双重压力。在此背景下,伴随数据系统和分析方法的发展以及教师增值评价的推广,教师培养项目的增值评价应运而生。教师培养项目增值评价基于教师培养项目→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业成绩的因果逻辑,通过统计计量模型来评估教师培养项目对学生成绩的贡献度。其中项目效能的证据选择、效能测量以及效能增值结果的意义阐释构成教师培养项目增值评价的关键内容。教师培养项目增值评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公众对于强化教师教育绩效责任的呼声,但依然存在着信效度和适用范围等问题。
2018年06期 v.40;No.341 5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下载次数:1791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李曼;
补习教育产业在日本经济、社会和教育领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政府政策供给与市场需求失衡、教师能力与消费者期待存在落差、行业标准缺失与教师专业发展龃龉成为日本补习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产生的原因。日本补习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由全国学习塾协会制定,包括认证分类、认证标准、计分方法、认证程序和有效期限等,具有高标准、弹性化、重实践的特点。
2018年06期 v.40;No.341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7K] [下载次数:99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昱辉;
近年来,日本传统校本研修遭遇教师新老更迭加速之难题,且文部省评审师资课程加剧了大学的危机意识,加强教师培养与研修环节的合作成为教育委员会和大学的共识。在此背景下,中央倡导的教师育成标准迅速得到各地区和大学响应。该标准由各地自主开发、基于多方协商产生,立足区情规划教师成长过程、注重指导而规避评价。如何与其他教师政策保持协调、激发教师个性与活力、促进学校组织变革,决定着标准的应用前景。
2018年06期 v.40;No.341 7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85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