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研究

教育国际化

  • 德国作为留学目的地国之魅力溯源——兼析德国吸引留学生的国际化政策

    孙进;宁海芹;

    德国是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世界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作为一个非英语国家,德国缘何对国际留学生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本文的分析表明,这一方面得益于德国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国家整体实力,另一方面也归功于德国近年来吸引留学生的一系列国际化政策,包括:采取多样化的海外招生宣传;引入与国际接轨的学制;开设英文授课专业和合作办学项目;在不收学费的同时提供多元资助;为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生活融入服务;放宽留学生就业与居留限制。这种以国家魅力为基石的积极、主动、系统化的国际化政策是德国吸引国际学生的主要原因,亦是德国作为留学目的地国的魅力所在。

    2015年12期 v.37;No.311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1237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352 ]
  • 从欧洲法院判例看欧盟教育治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视角

    阚阅;

    历史和实践表明,欧洲法院的判例对于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法理依据和法律保障。然而在此过程中,欧洲法院以司法积极主义方式推进高等教育一体化,从而对成员国教育系统的干预和影响也引发成员国的批评。对此,欧盟试图在教育政策的行为方式上做出调整,其中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在立法活动上发生了从欧洲法院的到部长理事会的转变,欧洲法院所发挥的更多的是常规的解释性而非立法的作用。而从未来发展来看,在高等教育领域,欧洲法院对欧盟法的解释仍将对界定成员国与欧盟机构界限发挥重要作用。

    2015年12期 v.37;No.311 9-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60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0 ]
  • 美国大学汉语学习者学习风格倾向性研究——以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和佐治亚州立大学为例

    陈天序;

    本文以85名美国大学汉语学习者(以下简称为"被试")为研究对象,以科恩(Cohen)、奥克斯福德(Oxford)和齐(Chi)的《学习风格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重点讨论被试在学习风格方面的倾向性特点。了解被试在学习风格上的倾向性特点,对我们有针对性地在美国(特别是在其东南部地区)开展汉语教学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2015年12期 v.37;No.311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738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430 ]
  • 美国学校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儿童教育的个案探究——兼论对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教育的启发

    罗云;

    本文通过对美国外来宾夕法尼亚州斯泰特科利奇学区以及收音机公园小学的田野调查,探讨了美国学校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儿童的教育在宏观制度与微观实践中的特点及对社会融合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回应本土问题,从比较的角度检讨了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实践中在"社会融合"定义及相关实践逻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能的新路向。

    2015年12期 v.37;No.311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72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2 ]
  • 从“和而不同”到“‘异己’间共生”——全球化时代国际理解教育模式的新探索

    姜英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提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以来,一直将"和而不同"为其基本原则,强调不同国家、种族、文化、宗教、阶层的人们——即"异质性他者"之间加强相互理解和合作,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但是,21世纪以来,国际理解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使其实施者们开始思考和反省"和而不同"理念的局限,从而探索新的解决途径与方法。本文提出"‘异己’间共生"的国际理解教育新模式,并依凭近年来本文作者和中日韩三国学者的部分实践,总结出"‘异己’间共生"的国际理解教育实施方法,以求抛砖引玉,引发相关研究对该问题的思考。

    2015年12期 v.37;No.311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2264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235 ]

高等教育

  • 变革中的大学学科排名——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最新进展与反思

    刘强;潘鹏飞;王玉清;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影响力不断扩展,成为个人专业选择的重要参考,以及社会了解和监督大学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种重要途径。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于2011年推出了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以回应社会需求。本文剖析了201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在评价对象确定、指标选取、权重处理的最新进展,反思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存在的局限性,并从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国际显示度三个维度提出了国内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前进方向。

    2015年12期 v.37;No.311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1357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86 ]
  • 校地相互作用及其制度逻辑——以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为例

    刘海兰;

    加州州立大学与所在地区形成了共生性的依赖关系。该大学的主要经费来源于加州政府的拨款、校友的捐赠与当地企业的赞助,加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该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加州州立大学致力于本州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为本州提供大量优质人才和发展动力。该大学与所在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遵循着同构、认知和积淀逻辑,是行动者、环境与制度之间建构的结果。这就使得该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得以很好地实现。

    2015年12期 v.37;No.311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47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9 ]
  • 美国一流大学“顾客导向”大额捐赠管理模式

    林成华;洪成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顾客导向"营销理念被广泛应用到美国一流大学的大额捐赠管理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以捐赠者为中心的大额捐赠管理模式,注重对捐赠者的需求管理、关系培育和价值创造,在大学的筹款运动和大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与对美国匹兹堡大学的案例研究,从理论、组织架构、运作模式和发展特点等方面对美国一流大学大额捐赠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大学的捐赠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2015年12期 v.37;No.311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63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26 ]
  • 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的本质及其特征

    张继华;滕明兰;

    科学揭示高校社会捐赠交换的本质,是高校社会捐赠系统良性生态机制形成与运行的前提和理论基础。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的本质是满足高校和捐赠主体的不同需要。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是高校与捐赠主体遵循自愿、自主和非对等性原则的互利互惠的社会交换行为,是在社会环境制约下的理性自觉的社会交换行为,并在捐赠主体间关系、捐赠功能、捐赠原则等方面表现出社会交换特征。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本质及其特征,为中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良性生态机制形成与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2015年12期 v.37;No.311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36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16 ]
  • 阿联酋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特色与趋势研究

    萨里姆;马斯佳;

    近年来,位于"一带一路"沿线的阿联酋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形成三种类型的高等学校:联邦政府大学、酋长国政府大学、私立大学。研究显示,阿联酋的高等教育极具特色:以外籍为主的人口结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本土大学深受伊斯兰教影响;私立大学数量众多,外籍教师多于本土教师;英语取代阿拉伯语成为主要教学语言;女性师生多于男性师生。未来,阿联酋将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本土化、私立大学管理的规范化以及受教育人口的性别公平。

    2015年12期 v.37;No.311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90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83 ]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 英国“全面提升教育质量”项目成功的动力之源——基于霍普金斯能量建构理论的分析

    马健生;时晨晨;

    从霍普金斯的能量建构理论来看,英国"全面提升教育质量"(IQEA)项目成功的动力之源主要来自强化项目学校内部改进能量的建构。具体而言,IQEA项目主要是从六大方面提升了项目学校的内部改进能量,即:制定关注学校具体情境的改进计划;开展贯穿整个改进过程的调查与反思;鼓励学校改进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参与;实施兼顾合作与沟通的协调工作;制定以学校发展为中心的教师发展政策;实行强调"赋权"的变革型领导。

    2015年12期 v.37;No.311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75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71 ]
  • 美国精英高中课程架构个案研究——以西德威尔友谊学校为例

    刘翠航;

    西德威尔友谊学校是美国精英学校的代表,其高中课程方案中,英语、数学、科学等核心课程体现了关注高深知识的理性主义价值取向,以历史为核心的人文课程体现了文化基础主义价值取向,神学和伦理学理论主导下的独立课程和实践课程不仅体现了实现自我、拯救人类的学校教育目标,还揭示出学生的实践和体验是课程实施的必由之路。对西德威尔高中课程方案的分析,不仅为英才培养提供了可参考经验,还引发人们重新思考在教育均衡化政策环境下,精英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2015年12期 v.37;No.311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下载次数:47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8 ]
  • 面对儿童校外成长中的风险——美国“校外辅助项目”的发展及教育意义

    陈华仔;汪霞;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都把校外活动看作一项重要的社会教育工程,对"校外辅助项目"进行资助、规范和引导,致力于为学生的校外时间提供建设性的活动项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国校外辅助项目提供的主体分为社区和学校两种,它们共同为学生的校外时间提供日常看护、教育、俱乐部、艺术、宗教和运动等丰富多彩的服务,促进学生行为、学术、心理等方面的发展,规避了学生校外成长中的风险。

    2015年12期 v.37;No.311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598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71 ]
  • 欧盟国家发展私立学前机构的经验探究

    刘磊;毕钰;

    欧盟国家发展私立学前机构的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关注私立学前机构的三大功能,将其作为建设福利国家的重要手段;努力兴办"付得起"的学前教育,为私立学前机构提供政府拨款;通过加强学前教育立法,促进私立学前机构的健康发展;重视国家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2015年12期 v.37;No.311 84-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54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25 ]
  • 日本中小学新学制改革探究——以“初小一贯制”教育的制度化为中心

    孙晋露;

    "6-3-3-4"制是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沿用至今的学校教育体制,但近年来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儿童状况对日本的传统学制提出了挑战。对此,日本计划对现行学制作出改革并建立"初小一贯制"教育制度。本文以"初小一贯制"教育的制度化为中心,对日本新学制改革的背景、内容以及课题等进行考察与探究。

    2015年12期 v.37;No.311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下载次数:70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62 ]

职业技术教育

  • 中美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新动向解析——基于两个新近出台的政策文本比较

    杨成明;陈明昆;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和《投资美国未来:生涯和技术教育改革蓝图》是中美两国新近发布实施的职业技术教育重要政策文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分析两个文本各自生成的社会背景,比较其彰显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任务之异同,诠释两国职业技术教育经费划拨方式、制度变迁路径和绩效评估体系特征之个性,以更加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两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之特色与趋势。

    2015年12期 v.37;No.311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下载次数:103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40 ]
  • 英格兰2014年职教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内容与特征

    涂三广;

    2014年4月,英格兰颁布新的《教师和教育培训者的专业标准》(简称"2014年标准"),新标准是基于2007年《终身学习部门教师、辅导人员和培训者的专业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新标准提出,教师和培训者作为反思探究实践者,要在当代不断变化的教学世界中批判性思考教育的假设、教育价值和教育实践,要达到学科职业专家和教学专家的"双专家型"(dual professionals)目标要求。新旧标准比较发现,新标准理念新颖、目标明确、结构简洁、更具操作性。

    2015年12期 v.37;No.311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762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