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明远;王英杰;张民选;
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的发展将迎来怎样的机遇?比较教育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在全球化和国际化背景下,比较教育学科的价值何在?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又将如何转变?比较教育的研究主题又将如何扩展?顾明远先生、王英杰教授、张民选教授在2014年11月广州比较教育年会和海峡教育论坛上的发言回顾了比较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阐释了当今中国比较教育面临的历史机遇,展望了"全球治理"下,中国比较教育的发展图景。可以说,今天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所面对的问题已远远不仅是单向的教育借鉴和国别教育的相似与差异分析,其研究的问题更加全球化,因而中国比较教育的研究也将更加全球化,这意味着新的发展动力、新的发展视野和新的发展方向。他们充满信心地预见,未来的中国比较教育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5年04期 v.37;No.30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234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吉塔·斯塔奈哈姆泽;刘骥;
本文主要以概览的视角回顾了在教育政策借鉴与传播(policy borrowing and lending)研究中的主要议题和趋势。政策借鉴与传播是一个在学术上依托于比较教育学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领域。在比较教育学中,针对"旅行式改革"(travelling reforms)、全球化教育政策的探索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描述了政策借鉴与传播研究领域的历史,并讨论了四个新的研究趋势:第一,由双边框架向国际标准框架的转变;第二,学者们开始关注各国系统与个案背后的逻辑;第三,政策图景(policyscapes)概念对研究方法论的启示;第四,政策映射研究,即借鉴他国教育政策时的本土解读。
2015年04期 v.37;No.303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76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志超;
教育政策比较研究作为比较教育的分支领域,从单一国别的历时态纵向比较,发展为国别间就某一范畴具体内容的横向比较,进而上升到政策形成过程中的制度性探讨。教育政策比较研究这一议题在实践应用中,具有"硬币的两面性":一方面,思维逻辑的重建、文本脉络的厘清、范式取向的调整这三个维度,彰显了政策比较研究的内在价值;而另一方面,"全球—地方化"、价值冲突、非理性修辞、文化偏见等因素,又是政策比较研究中无以超脱的局限。要实现教育政策在并置中比较,需要借助整体化立场、政策知识、"以证据为本"的研究,予以规范。
2015年04期 v.37;No.303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83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马健生;饶舒琪;
自由教育是美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康德尔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尔身处的动荡时代激发了其民主主义的社会理想,早期的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则奠定了其历史人文主义的思想底色。康德尔的自由教育思想试图在历史人文主义(传统)与进步主义(现代)之间求得平衡。这种兼容并蓄的特点使康德尔可被称为"现代的传统主义者"。康德尔之所以在美国教育史上未获得足够的关注,是因为他的自由教育思想迥异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进步化"和"科学化"潮流。康德尔的自由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对于学界系统地理解其比较教育思想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015年04期 v.37;No.303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15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路珂;
《全民拥有优秀教育者计划》是美国联邦政府于2014年7月制定的一项有关公平配置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政策。该计划旨在加强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帮助各州、各学区为优秀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提供多方面支持,其主要内容包括实施"公平配置教育者综合计划"、建设"公平配置教育者支持网络"和发布"公平配置教育者文件夹"。这一计划关系到今后美国州一级优秀教师资源配置与师资建设的具体措施。它的出台虽受美国政局影响,但仍显示出当代美国"从公平走向卓越"的教育政策导向。
2015年04期 v.37;No.303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19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黄友初;
教师教学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以MKT理论的发展为例,介绍美国在教师教学知识方面的研究。本文分别从重视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逐渐关注教师的教学内容知识、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并重、学科内容知识与教学内容知识的融合等4个阶段论述了MKT理论的发展过程。在说明该理论的影响后,指出教学知识结构的综合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是美国教师教学知识研究的两个主要特点。
2015年04期 v.37;No.303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1135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李莎;程晋宽;
优质教师的培养与选聘是实现优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3~2014年发布的报告《教与学:为所有人实现优质教育》(Teaching and Learning:Achieving Q uality for All),将教师的选聘与培养作为实现优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策略。优质教师的培养与选聘策略主要有:选拔最优秀的人才进入教育领域;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培养全纳教师;将优质师资分配到最急需的地区;为所有教师提供合理的薪资待遇。
2015年04期 v.37;No.303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69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于冰;于海波;
薄弱学校难以补充和稳定优质师资是一个世界性教育问题。为了解决薄弱学校的师资建设困境,OECD国家采取了如下做法:改进职前教育,培养胜任薄弱学校教学的教师;优化招聘策略,提升薄弱学校师资聘任质量;强化专业发展,推动薄弱学校教师持续成长;改善工作环境,保证薄弱学校教师安心从教;实施激励措施,稳定薄弱学校教师队伍。这些做法对我国薄弱学校的改进、促进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5年04期 v.37;No.303 96-10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941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苏洋;
文章分析了美国教育家约翰·I.古德莱德有关学校教育改革的思想,介绍了古德莱德进行学校教育改革研究的背景,概述了古德莱德对美国"政治性"学校教育改革的剖析,阐释了美国历史上多次教育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全面的教育——学校教育的目标、与生活紧密相联的教育——教室与课堂、平等的教育——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师的角色与专业性——教师与教学环境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古德莱德对学校"语法法则"的诠释。
2015年04期 v.37;No.303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28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