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研究

教育政策研究

  • 美国教育智库的类型、特点与功能

    谷贤林;邢欢;

    作为公共政策研究机构,智库在美国政府决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美国教育智库的特点和功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以期对我国教育智库的发展与教育决策科学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014年12期 v.36;No.29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1835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253 ]
  • 韩国禁止“先行教育”的立法研究

    陶建国;

    韩国于2014年3月出台了《推进公共教育正常化及先行教育规制特别法》,目的是促进公共教育正常化,消除"先行教育"对韩国社会造成的严重不良影响,并实现学校应有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之才能、激发学生创造力。此次立法直接禁止公共教育机构进行"先行教育",并改革了中小学考试及大学招生考试制度,但对于私立补习班仅规定不得对"先行教育"进行广告和宣传,未直接禁止其实施"先行教育"。韩国各界对此次立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议,担心立法的不完善可能影响法律实施效果。

    2014年12期 v.36;No.299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44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2 ]

高等教育研究

  • 预期理论视角下高校教师发展有效性分析——以美国高校教师发展实践为例

    由由;闵维方;

    高校教师发展的主体是教师,高校应为其提供环境,以促进教师的发展。高校的教师发展实践能否有效促进教师发展取决于其激发的教师发展动机水平。本文根据弗洛姆预期理论,针对影响动机水平的过程因素,分析了美国高校的教师发展实践。美国高校教师发展实践的有效性表现为在满足教师需求、排除发展障碍、鼓励发展努力、评价发展表现等方面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发展动机水平。我国高校应借鉴美国经验,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发展,建立导师制,并加强制度化建设。

    2014年12期 v.36;No.299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1165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364 ]
  • 美国高校交叉学科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万秀兰;尹向毅;

    美国高校交叉学科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主模式,追求独立学科的地位,在组织形式、人事与课程上享有自主权。另一种是依赖模式,保持多学科研究领域的特征,在组织形式、人事与课程上没有自主权,依赖多个学系教师的合作。从美国研究可以看出,美国高校交叉学科发展经历了从依赖模式到自主模式的渐进变革,其发展趋势是两种模式的融合。这一变迁过程说明,交叉学科不同发展模式各有所长,可以并存发展,但最佳的发展模式是融合两者的优势。我国交叉学科在追求独立自主的发展时要保持开放性;交叉学科的发展需要依据大学的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同时需要在课程计划、教师的聘任与评价制度上有所创新。

    2014年12期 v.36;No.299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1387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14 ]
  • 美国SAT新一轮改革争议述评

    肖龙海;孙慧蓉;

    SAT考试与美国大学招生和高校教育质量息息相关。2014年3月,美国大学理事会宣布SAT将迎来新一轮改革。此次改革源于其竞争对手ACT的赶超以及SAT对其考试机制和题型设置不合理的自我反思。SAT的新一轮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对SAT及标准化考试的广泛争议:批评者认为,SAT主办方的运营机制以及其以选择题为导向的题型设置与实际脱节,且考试不公平问题日益严重;拥护者认为,以SAT为代表的一类标准化考试是现今最高效的评价方式。展望SAT及标准化考试未来,考试内容将不断改进、网络化考试将成为现实、以"合作"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将成为考试的价值追求。

    2014年12期 v.36;No.299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71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71 ]
  • 美国大学社会捐赠良性生态系统形成及特征

    张继华;

    良性生态系统形成及运行是美国大学社会捐赠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在美国大学社会捐赠系统环境构成中经济是捐赠系统的物质基础,宗教文化传统是捐赠系统的思想基础,社会相关运动是捐赠系统生成的催化剂,国家相关制度安排是捐赠系统运行的保障。美国大学社会捐赠系统与经济、宗教文化传统、社会运动及相关制度等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机整合衍生演化形成了社会捐赠——社会环境激励、支持——社会捐赠发展——大学发展——服务社会和捐赠者的功能增强——社会和捐赠者发展——更多社会捐赠的良性循环的生态律动系统,呈现出整体性、社会性、动态性、适应性与开放性、持续性的良性生态系统特征。

    2014年12期 v.36;No.299 32-3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47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46 ]
  • 日本高校“低碳环境”学科建设的经验、特点与启示

    陈瑞英;

    在日本政府制定的政策的引导和资助下,日本高校开展了旨在培养国际环境管理与建设的精英的学科建设。这次学科建设采取了以目标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由各高校自行申报课题,经严格审查后,仅对入围的项目给予政府的专项资金资助的新模式。项目的实施,使得入围高校无论是在低碳学科建设的培养模式上,还是在资源配置、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各具特色,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2014年12期 v.36;No.299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55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1 ]
  • 卓越、扩张、公平——印度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三极”战略述评

    杨晓斐;

    针对高等教育质量和大众化程度不高、发展失衡等问题,印度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具体勾画了"卓越"、"扩张"、"公平"的"三极"战略。"三极"战略深刻体现了高等教育卓越、扩张与公平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政府应坚持三者协调发展,整体推进高等教育"卓越",大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2014年12期 v.36;No.299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59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29 ]

教师教育

  • 比较视野中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与考试类型分析

    袁丽;朱旭东;王军;

    本文以比较教育的视角,从职业资格与功能等方面对教师资格制度的性质进行了厘定;论述了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的无年限单次注册和有年限更新注册两种类型和内容,以及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类型和内容,对当前我国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公众误读进行了解析。

    2014年12期 v.36;No.299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1001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77 ]
  • 学习教学:费曼·内姆斯教师学习思想论

    毛菊;

    教师学习是教师发展的重要转向。费曼·内姆斯是教师学习研究的先锋,其研究主要围绕初任教师学习教学问题展开。根据她独特的教师学习理论,可以探析出其教师学习的思想。她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教师学习的连续统一论;职前职后学习过程的五阶段论;共享身份假设等教师学习的影响因素论。这对我国教师学习研究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2014年12期 v.36;No.299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107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41 ]
  • 英美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地区差异实现机制的比较研究

    曾晓东;周惠;

    地区差异实现机制是教师工资结构中的重要构成。本文引入工资制度中的不同组成体现不同制度意图的概念,比较英国、美国中小学教师工资结构中的地区差异实现机制,得出了三个主要结论:(1)地区差异的实质是生活成本的地区差异,无关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受教育水平;(2)分权或者集权的教师工资制度和预算制度有关,但和政治体制没有直接的关系;(3)在实施过程和提高适应性方面,政策工具远比政策本身重要。如何设计工资制度的地区差异实现机制对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专业能力提出了挑战,也提出了如何在教师工资结构层次进行研究的具体要求。

    2014年12期 v.36;No.299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80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52 ]
  • 从美国教师流动激励政策看我国城市薄弱学校的改进

    蔡永红;雷军;申晓月;

    薄弱学校建设对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至关重要。美国"人才流动激励"(TTI)政策遵从"自下而上"的设计理念,基于薄弱学校实际需求和教师自愿的原则,实现"输入校"和"输出校"之间的供求匹配。我国城市薄弱学校的改进,需要进一步规范教师流动政策:明确"输入校"和"输出校"的划分标准,规范流动教师的能力要求;以薄弱学校的需求和教师发展为本,自下而上制订流动计划,明确教师流动的程序规范和实质规范,重视对高质量教师的流动激励;构建校际间或区域网络研修平台,构建各种形式的教师流动支持体系,加强教师之间及校际间交流;完善流动教师评价制度,加强教师流动实效的追踪研究。

    2014年12期 v.36;No.299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2342 ] |[引用频次:80 ] |[阅读次数:292 ]
  • 德国职教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征及启示——以科隆大学经济教育专业为例

    师慧丽;

    德国职教教师教育按专业大类设置专业,采用5年制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遵从职教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形成的逻辑构建"一主线、三层次、六模块"的金字塔式课程结构,将企业、教学实践实习课程,贯穿于职教教师大学教育的始终。这对于我国职教教师教育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2014年12期 v.36;No.299 74-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1038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48 ]

非洲教育研究

  • 独立后非洲教育“职业化”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陈明昆;陈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在非洲大陆主导了一场教育的"职业化"运动,但却以失败告终。与此同时,以福斯特为代表的反主流学派与以巴洛夫为首的主流学派展开了激烈的思想论争,并最终影响世界银行对非洲教育投资政策的转向。分析"职业化"运动失败的原因,不得不考虑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因素,如新生国家的盲动热情、治国经验缺失、依附思想严重、教育发展缺少支点等。时至今日,"职业化"对非洲教育发展的影响依然存在,无论是在体系建设、规模发展,还是地位提升方面,非洲职业教育都尚未发生显著变化。

    2014年12期 v.36;No.299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51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45 ]
  • 《巴黎宣言》框架下的援助有效性研究——以埃塞俄比亚教育援助为例

    张玉婷;

    官方发展援助是促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南北差距的持续存在以及经济危机的影响,使提升援助有效性成为国际援助领域的重要议题。《巴黎宣言》为教育援助有效性确立了分析框架,援助机构和研究者也依此对受援助国家、援助项目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本文以埃塞俄比亚为例,对非洲教育援助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2014年12期 v.36;No.299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K]
    [下载次数:856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73 ]
  • 南非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

    蔡连玉;苏鑫;

    为了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南非于2010年颁布了《2014行动计划:面向2025学校教育》,确立基础教育至2025年前需达成的远景目标。为了实现这一远景目标,南非政府反思整合了21世纪以来改善基础教育品质的各种努力,制定并实施了以"提升教—学质量"、"跟踪评估学生发展"、"改善儿童早期教育"、"构建‘结果本位’规划问责系统"为四大支柱的措施框架。南非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在"结果本位"教育管理哲学、"系统—结构—外部"治理原则具有启发价值。

    2014年12期 v.36;No.299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69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44 ]
  • 南非9~12年级“技术女孩计划”探析

    张燕军;

    近年来,南非承诺优先开展全民教育,然而,性别不平等、技能短缺,以及在技能教育上女孩与男孩差距较大等问题困扰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应对挑战,南非为9~12年级女孩实施了"技术女孩计划"。该计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4年12期 v.36;No.299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3 ]

会议综述

  • 全球教育改革:国际化·区域化·本土化——“第五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会议综述

    苏洋;吕云震;

    <正>2014年9月27日至28日,"第五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承办。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瑞典、澳大利亚、南非、芬兰、中国等20多个国家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著名专家、学者、教师、学生等260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与会的外方嘉宾主要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跨文化教育系主任、北美

    2014年12期 v.36;No.299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107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