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覃丽君;陈时见;
欧盟在教师教育政策领域的活动起步较晚,但是欧盟教师教育政策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对欧盟及其成员国的教师教育政策及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欧盟教师教育政策主要包括构建共同的教师标准、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促进教师在职专业发展、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等内容。当前,欧盟教师教育政策的重点领域是深化教师教育政策对话机制,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构建教师教育指标体系以及制定教师教育者能力标准等。
2013年12期 v.35;No.287 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1342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兰英;闫靓;黄廷美;
教师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之间存在转换环节,美国学者以"教师专业习性"这一术语表征它,并对其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理论研究。他们对教师专业习性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和养成途径进行了理论阐释,并实现了职前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培养的良性互动。
2013年12期 v.35;No.287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52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何茜;谭菲;
"RISE体系"是美国印第安纳州政府为改善全州教师教育现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而推行的综合性教师评价体系。该体系以教师良好教学为基本理念,围绕专业实践和学生学习两个模块内容,系统反映优秀教师应有的特质,既对教师进行考核,又为教师提供支持。分析研究印第安纳州"RISE体系"的开发与评价过程,有助于深入了解美国地方性教师评价体系的实施情况,并从中获得改革教师评价的启示。
2013年12期 v.35;No.287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75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廖忠;司瑞琴;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教师绩效评估制度对新任教师和经验型教师进行分类评估,评估主体明确,评估标准具有较强的多元性和发展性,评估流程精细,评估结果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安大略省的教师绩效评估制度对合理评价我国中小学教师绩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我国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管理、建立教师退出机制等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选择。
2013年12期 v.35;No.287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642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李琼;吴丹丹;
本文综述了国外对中小学教师心理韧性研究的概念与结构,以及如何培养与发展教师的心理韧性,最后提出了未来保持我国教师队伍持续专业发展的建议。
2013年12期 v.35;No.287 23-2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2804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赵志群;白滨;
职业教育是针对"以职业形式存在的工作活动"的教育,"职业"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开展"职业研究"对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特别是专业建设具有基础性的意义。由于各国对职业理解不同,职业教育体系差别巨大,因此国际间的职业比较研究非常困难。本文从职业的概念、职业分类和职业发展三方面对中关的职业进行比较分析,提示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多方面影响。
2013年12期 v.35;No.287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123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梅;王英利;王世斌;
外部质量评价是德国职业学校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基于团队的职业学校外部质量评价"(EVIT-BS)为代表,对EVIT-BS评价标准的内容进行剖析,从评价主体、评价理念和评价过程三个角度对EVIT-BS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指出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质量评价对我国职业学校质量评价的借鉴意义。
2013年12期 v.35;No.287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53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郄海霞;王世斌;董芳芳;
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经历了投入导向、结果导向和标准导向三个阶段。在评价过程中,联邦、州、地方学区、职业学校、协会组织等作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评价,形成了多元参与、相互协调的外部评价机制。这一机制对于改变我国职业教育评价的价值观念,建立公正、客观和多元参与的外部评价机制,采用弹性化的评价标准,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术性等具有重要启示。
2013年12期 v.35;No.287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下载次数:1133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孙颖;刘红;杨英英;王世斌;
日本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包括设置认可、内部评价、外部评价三种基本形式,以第三方评价机构为主体开展的外部评价已经成为日本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形式。文章以短期大学为例,重点介绍了日本职业教育质量外部评价体系在建设与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经验,以期为我国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提供些许启示。
2013年12期 v.35;No.287 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1417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 ] - 吴雪萍;刘金花;
俄罗斯的中等职业教育相当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为了保障并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中级技术人员,俄罗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包括认可、鉴定和国家认定三个环节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外部评估体系。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外部评估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先进性、多元性、客观性、公开性等特点。
2013年12期 v.35;No.287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54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顾钧;
作为韩国中等职业院校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大师高中"项目的实施,使韩国职业高中在目标定位、培养模式、人事管理、校企合作等诸多层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韩国中等职业院校改革呈现出如下特征:教育行政权的中央集权、突出职业高中的职业性、注重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注重专业设置的平衡、实行灵活的教师招聘制度、鼓励企业参与。
2013年12期 v.35;No.287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32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滕琚;
从20世纪90年代的名不见经传到如今的PIsA名列前茅,是什么创造了芬兰的教育奇迹?萨尔博格在《芬兰经验:世界能向芬兰学习什么》一书中向世人揭示了其中的奥秘。与全球教育改革中的主流路线不同,芬兰采取了"第四条道路"的路线,在芬兰社会中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构成这一良好生态环境的有三大支点:全社会拥有的教育共识;;社会各界对教育界以及教育内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高度信任;;最优秀的研究型师资队伍。这三大支点恰恰是我国教育改革比较薄弱,亟待进一步加强的环节。
2013年12期 v.35;No.287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1561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 ] - 姜英敏;于帆;
日本的"全球公民教育"在数十年过程中发展出多种实施模式。这些模式在"全球公民教育"的基本理论以及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存在分歧,且对日本的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图厘清日本"全球公民教育"的理论脉络,分析其理论争鸣状态的原因及其特征,为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2013年12期 v.35;No.287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2006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郝林晓;折延东;龙宝新;
幸福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是困扰当代教育改革的一道难题,诺丁斯对之进行了时代性的求解。幸福的内涵没有定论,幸福生活无模式可言,追求幸福才是幸福的真意。幸福具有多源性,家庭生活、卓异品性、人际关系、公共生活等都是幸福的泉眼。创建幸福的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教会学生持家,培养他们的卓异德性,向学生进行关怀示范,积极倡导呈现式教学的新理念。
2013年12期 v.35;No.287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1339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刘峻杉;张俊;
在价值多元化时代,美德的传授必须建立在系统论的基础之上。以先秦道家、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仁义礼智信五德体系具备系统论的特征,但是其对当代德育的价值需要通过深入阐释和系统比较来加以检验。本文将五德体系与当代的积极心理学的美德一性格优势体系和美国品格教育的美德体系进行了比较。与美德一性格优势二维体系相似,五德体系是一种气质一美德体系,涵盖了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因素。五德之间通过促进与制约的相互关系而表现出中国五行文化独特的系统性。其他两种美德体系的内容都可以从五德体系的角度来进行诠释。在我国当代道德教育中继承和创新五德体系,需要准确定位五德体系的性质,重视概念澄清并且保持开放性地探索。
2013年12期 v.35;No.287 83-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下载次数:106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