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研究

非洲教育研究

  • 非洲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及其对中非教育合作的政策意义

    万秀兰;

    《非洲教育"二.十"行动计划》、《非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战略》等非洲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随着非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而不断涌现。这些战略出自全洲性、次区域性的政府间组织以及区域性非政府的各种教育专业组织。非盟泛非大学的启动、西非经济和货币联盟理事会学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过、东非共同体卓越中心的创立、东部与南部非洲教育质量检测联盟活动的开展等,都体现了这些战略的重要举措。这些战略的特点表现为:能力建设主题突出,内部驱动组织多样,外部参与组织强大,阻碍因素特殊。中国政府对非教育合作需强化以下对象:非洲政府间组织、非洲区域性非政府教育专业组织以及非洲之外国际组织;合作的途径除了援建学校、提供奖学金名额、培训人力资源外,还可以包括积极参与这些组织发展战略的讨论、制定、落实和评估;合作的项目应更多地涉及教学、科研和教育管理的能力建设,并让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观念、教材、教学方法和经验,在非洲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非洲教育提供西方模式之外的参考。

    2013年06期 v.35;No.281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1223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全球化视野下非洲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楼世洲;彭自力;

    非洲高等教育在各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前殖民时期、殖民时期、独立自主时期,还是全球化时期,都呈现出一种对欧美国家的路径依赖特征。尤其是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非洲高等教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高等教育私有化和分权化成为发展和改革的主流;另一方面教育财政缺乏,使其对国际援助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加,高等教育的主权和独立性受到严重挑战,新自由主义思潮阻碍了非洲高等教育的本土化进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非洲各国试图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互动,构建"以发展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新体系。

    2013年06期 v.35;No.281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709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非洲高等教育的美国化——以摩洛哥伊夫兰市阿卡韦恩大学为例

    於荣;王君;

    美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逐渐确立了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中心地位。这一过程与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所取得的领导地位基本一致。全球化导致了非洲高等教育的趋同现象,这一现象在摩洛哥伊夫兰阿卡韦恩大学的美国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美国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将使其继续对非洲高等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2013年06期 v.35;No.281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44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南非高等教育合作型管理的发展进程及其启示

    方婷;李旭;

    南非于1994年新民主政府成立之后,在高等教育系统采用了合作型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具有独特的南非特色,发挥了重要作用。合作型管理依据联合型原则,允许政府外部力量和各种教育协会或者机构介于政府和国家高教系统之间发挥作用,实施具有计划性、协调性的掌舵型管理模式,其发展进程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合作型管理的发展进程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如何合理分配权力、平衡系统内外关系并调动各方利益集团的有效参与有着重要启示。

    2013年06期 v.35;No.281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30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南非高中课程设置及其特色

    牛长松;李梨;

    民主政府成立后,南非高中课程历经数次修订。基于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突出结果本位教育、重视本土知识、强调课程的整合性和包容性的课程设置原则,南非高中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种类型,新高中课程设置体现了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本土语言学习、凸显课程评估的多样性和发展性、注重课程多样性、重视理科等特色。

    2013年06期 v.35;No.281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48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比较教育研究元范式下非洲教育学建构初探

    李育球;

    非洲教育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有其独特性。文章尝试从比较教育研究元范式视角探讨非洲教育学的基本内涵,认为我国的非洲教育学研究由非洲批判教育学、非洲文化教育学、非洲科学教育学和中非教育关系学四个基本部分构成。非洲教育学应在批判和解放旨趣的前提下理解非洲教育文化,在理解非洲教育文化的基础上科学地推进非洲教育现代化。中国的非洲教育学研究者只有真诚致力于促进解放非洲教育、理解非洲教育、发展非洲教育,中非教育关系才能获得更好的可持续性发展。

    2013年06期 v.35;No.281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47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非洲教育研究进展与特点——基于对中国知网1981~2012年非洲教育研究相关论文的内容分析

    刘宝存;蓝晓霞;黄亚婷;

    近年来非洲教育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研究论文数量快速增长,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为了对我国30多年来非洲教育研究现状有全面的把握,本文对中国知网上从1981年至2012年期间刊载的非洲教育研究相关论文从核心作者群体、研究对象国和地区、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以及论文所刊载期刊等维度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非洲教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呈现出研究队伍逐渐壮大、研究对象国不断增加、研究主题日渐丰富和研究方法日益多样等特点。但是与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研究相比,非洲教育研究仍存在诸如研究力量相对不足、研究领域和国别数量有限;研究主题过于宏观、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等不足。

    2013年06期 v.35;No.281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下载次数:95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教师教育研究

  • 澳大利亚变革型教师专业化工程的内容与实施述评

    胡秀威;肖甦;

    澳大利亚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变革型教师专业化工程是澳政府在其社会整体改革进程中对教师教育领域的一种变革。针对传统教师专业培养过程存在的"独立"、"排他"、"保守"等弊端,变革型教师专业化体现了"融合"、"合作"、"开放"等后现代社会发展特征的人才培养观。为了实现新时期教师专业化的转型,联邦政府通过与教育联合会等机构签订协议的形式启动国家教师专业化工程,自上而下、由点到面地推进,以期逐步实现全国学校系统教师专业化的整体变革。

    2013年06期 v.35;No.281 42-4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下载次数:41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澳大利亚高成就教师和主导教师认证体系解析

    黄非非;

    教师认证是澳大利亚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关键,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为该国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基准,也为该国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依据。其高成就教师和主导教师认证由认证目的和原则、认证标准和程序等组成。这是澳大利亚从国家层面保障高成就教师和主导教师质量的初步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2013年06期 v.35;No.281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36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引领、规范和保障:澳大利亚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考察与启示

    田爱丽;

    澳大利亚教师职业道德整体状况令人满意。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内涵方面,澳大利亚各州非常强调尊重、责任和正直等核心价值;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举措方面,各州重视对教师进行价值引领,制定明确规范,注重团队间的相互帮助以及给予有效的安全保障等。

    2013年06期 v.35;No.281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998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当今美国中小学师资力量的变化趋势——基于教师人才库统计数据的分析

    项亚光;

    美国中小学师资变化的信息一直是该国教育统计中心调查的重要内容。对于教师人才库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近20年来,美国中小学师资力量呈现出师资数量膨胀、教师老龄化、年轻教师在不断增加、女性教师逐渐变得强势、教师流动的增加和教师学术能力较为稳定等变化趋势。

    2013年06期 v.35;No.281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51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学校变革视域下的新加坡教师教育图景

    段晓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学校教育发展历经三次重要转型,最终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价值为导向"的方向。在这一变革思路下,新加坡教师教育注重塑造教师的品质修养,关注价值观教育,让教学活动回归本质状态;实践中形成"价值、技能和知识"的培养模式"、教师专业与个人发展"框架以及全新的"教师成长模式",以推动教师教学的专业化与卓越性。教师教育变革呈现出关注教师全人发展、构建专业共同体、实施整体策略的发展趋势。

    2013年06期 v.35;No.281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933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学前教育研究

  •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投入方式分析

    王玲艳;冯晓霞;刘颖;

    当前,公共资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趋势,各国政府都在探索基于本国国情的、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可行性路径。我国政府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重要文件中都强调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对今后我国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投入的路径选择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3年06期 v.35;No.281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1506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学前教育改革战略新走向——《力争上游——早期学习挑战》计划述评

    谭娟;

    2011年,美国教育部与卫生及公共服务部联合推出《力争上游——早期学习挑战》计划,这是迄今为止美国最大的联邦学前教育投资计划。它缘于奥巴马政府不满学前教育现状、践行改革的承诺,以及补充《力争上游》计划。该计划包括关键领域、选择标准、优先等级等内容。该计划对美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已逐步显现,亦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2013年06期 v.35;No.281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下载次数:1482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西班牙幼儿英语教材的编排体例研究——以穆尔西亚地区所用教材为例

    周平;刘要悟;

    在欧盟MT+2(Mother Tongue Plus Two)语言发展框架下,西班牙政府十分重视幼儿英语教育的发展并将其作为法定课程。法定课程背景下西班牙幼儿英语教材的编排设计系统、基本取向,在物理特征和内容体系方面富有特色,凸显"幼儿化"特征,突出"生活性"理念,关注"文化因子",坚持"活动取向"。

    2013年06期 v.35;No.281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下载次数:66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俄罗斯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保障的经验

    严仲连;斯维特拉娜·索科洛娃;

    俄罗斯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体现在达到规定的办园物质要求、办园规模与活动组织能因地制宜。俄罗斯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得以保障主要因为俄罗斯学前教育受法律保护、政府的服务管理到位、俄罗斯农村也有重视学前教育的传统、政府对待农村与城市学前教育的政策相对公平。俄罗斯学前教育也不能回避城乡间存在的差异,农村学前教育的文化特征明显,在数量上呈整体缩减趋势。

    2013年06期 v.35;No.281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167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中国与新西兰幼儿教师教育信念比较研究——以成都市和汉密尔顿市教师为例

    李敏;

    中新两国幼儿教师教育信念的相似性源于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共识,以及两国具有相似性的学前教育课程标准;其差异性源于两国课程标准各有特色、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方式,以及文化传统因素的影响。中国教师的教育信念呈现更大的内部不一致性。改革制度设计和教师教育课程对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和实现及学前教育的实践变革均有重大意义。

    2013年06期 v.35;No.281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下载次数:1617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 ]

高等教育研究

  • 美国大学基金会的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启示——以印第安纳大学基金会为例

    吕杰;宗文龙;

    随着社会捐赠数额的不断增加,大学基金会需要加强信息披露以获取公众的信任。本文系统介绍了美国大学基金会信息披露制度,重点剖析了印第安纳大学基金会信息披露情况,提出我国大学基金会应以之为镜鉴,提高认识以增强信息披露的内在动力,发挥财税部门对信息披露的经济引导功能,增加财务信息尤其是捐赠使用效益信息的披露,不断加强信息披露的规范性,提高透明度。

    2013年06期 v.35;No.281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72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改革的路径——从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

    孟倩;许晓东;林静;

    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对于美国大学学术繁荣和高等教育发展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有其局限性,因此目前很多学者呼吁改革终身教职制度。终身教职的产生、发展及改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新公共管理改革的背景下,终身教职制度受到多方面的批评,美国大学在各种内外力量的推动下,纷纷推出了终身教职制度改革的措施或替代方案,这也许预示着未来终身教职改革的发展方向。

    2013年06期 v.35;No.281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90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基金会影响教育政策的策略——以华莱士基金会推动的《时间法案》为例

    谷贤林;胡苗苗;

    在美国教育政策研究与制定过程中,基金会起着独特的作用。一方面它们向教育政策研究组织提供经费,资助它们对不同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一些基金会本身就是一个有影响的教育政策研究机构。本文以华莱士基金会为个案,通过对其推动延长学习时间议案过程的分析,从三个不同的维度探讨美国基金会影响教育政策的策略。

    2013年06期 v.35;No.281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下载次数:58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专栏

  • “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专栏

    "联校教育、社会科学、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简称为"联校教社医研究论文奖计划"),原名为"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计划",该计划于199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和内地十几所院校共同合作创立。其宗旨为:提倡对西方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积极发展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的本土化学术方向;倡导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价值取向。这项计划由两岸三地一些大学的知名学者共同倡议发起,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及美国密歇根大学杜祖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北京大学汪永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瞿葆奎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黄启昌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刘述先教授等。他们发起这项计划,是针对目前在教育及社会科学研究中机械套用西方理论和脱离教育实践的现状,谋求学术研究的改革。目前,已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华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12所院校参与了该项计划。本刊开辟专栏对论文奖计划的相关活动及研究成果作连续介绍。有关该论文奖计划的详细资讯,请查阅http://www.compe.cn的相应专栏。

    2013年06期 v.35;No.281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