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建院50周年

  • 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交流论坛

    顾明远;

    前些年大家都在讨论比较教育学科的身份危机,然而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依然繁荣,其生命力何在?笔者重申了作为比较教育方法论框架的国际教育交流论坛这一观点的重要性,认为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的多极化和经济体的多元化发展,今天世界各国的教育更需要在真诚沟通的前提下,在教育理论、观念、价值、制度、政策和实践领域互相交流,在具有跨文化性、发展性和预测性的国际性课题中相互合作。由此可见,把比较教育作为国际教育交流论坛,就可以摆脱比较教育学科身份危机的困境,开拓比较教育研究新的广阔天地。

    2011年10期 v.33;No.26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99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不断谱写中国比较教育新篇章

    刘宝存;

    2011年金秋,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迎来了50岁的生日。建院50年来,我院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繁荣教育科学研究,推进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良传统,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院将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时代精神,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谱写我国比较教育学科新的历史篇章,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2011年10期 v.33;No.261 5-1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47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教育思想与理论

  • 同一个学校 同一个梦想——未来教育发展之愿景

    王晓辉;

    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都能获得同样的成功,这是学校的梦想。为了实现这样的梦想,我们应当构建同一的学校。学校网络是一种基本无行政干预又无等级色彩的教育组织,它有利于学校之间的横向交流,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的理论创新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则是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或某种政治理念,由权力部门对整个教育系统或某个领域有计划地实施变革的政治决策。21世纪应当是教育创新与改革的世纪,应当致力于构建教育成功的美好未来前景。

    2011年10期 v.33;No.261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4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教育公平的当代追求及其启示

    马健生;孙珂;

    解决高质量基础上的平等问题是美国教育的当代追求。为此,美国通过实施与完善绩效问责制、促进学校多样化与竞争、强化家长择校权利和能力等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公平具有普世价值,教育公平问题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表现不同,教育公平与质量、效率并不矛盾,应增强公立学校自我改进的动力。

    2011年10期 v.33;No.261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2005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 ]
  • 评俄罗斯三位总统的教育政策与改革特征

    肖甦;

    俄罗斯独立至今历经了三位总统、五届政府。本文以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三位总统的任期为分析单元,考察其间国民教育的主要变化。所进行的梳理和对比,有助于把握新俄罗斯教育变革的整体脉络,明辨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其国家教育政策的取向及改革趋势。

    2011年10期 v.33;No.261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62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国际组织与教育发展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三大国际教育测试研究

    高光;张民选;

    除了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以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还研发了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学的TAMS项目(国际教学调查项目)、调查高等教育学生学习情况的AHELO项目(高等教育学习成果测评)和对16~65岁成人进行能力评估的PIAAC(国际成人能力测评项目)。这些国际教育测试分别针对不同的教育人群进行能力评估,以更好地使各国政府了解自身的教育状况,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跨文化比较,为教育的发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

    2011年10期 v.33;No.261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1478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全民学习”愿景下的教育资助——《世界银行2020教育战略》述评

    闫温乐;

    2011年初,世界银行正式公布了其未来10年的教育战略——《全民学习:投资于人民的知识和技能以促进发展——世界银行2020教育战略》。世界银行指出,实现"全民学习"(Learning for All)的新愿景是促进发展中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减贫的关键。未来10年,世界银行将重点支持两大教育优先事项,通过三大主要途径给予实施,并开发了8项性能指标和5项影响指标进行评价考核。此外,与世界银行以往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战略相比,本次教育战略在目标、理念、重点事项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征。

    2011年10期 v.33;No.261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763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培训基准述评

    胡国勇;

    国际劳工组织以实现"社会正义"、"体面工作"为目标,根据社会经济产业的发展,以政府、雇主、劳动者的社会对话机制,形成并不断更新国际职业培训基准,将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政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兼顾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希望加盟国政府在构建国家资格框架、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的同时,鼓励企业投资于教育和培训,创新培训方法,促进个人积极利用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的机会。

    2011年10期 v.33;No.261 39-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42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欧盟“格龙维计划”初探

    薛杨;高耀明;

    "格龙维计划"是欧盟终身学习计划的重要分计划,是欧盟建设知识欧洲,维持经济持续增长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格龙维计划"的产生和发展,阐述了该计划的目标和内容,讨论了该计划的特色和成效。格龙维计划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在成人教育政策的变革、成人教育内容及方式的改进和成人教育国际合作领域的拓展等方面有可借鉴之处。

    2011年10期 v.33;No.261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33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透视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背后的运作逻辑——以世界银行和经合组织为例

    孔令帅;

    作为著名的两个国际组织,世界银行和经合组织的教育政策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权力分布和新自由主义理念是这两个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背后的两大运作逻辑。尽管国际组织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组织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国际组织的双面性,采取正确的立场和方法。

    2011年10期 v.33;No.261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1205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 ]
  •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规划”的话语实践分析

    滕珺;

    在民族独立运动、人力资本理论和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催生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教育规划"。本研究运用N-Vivo8.0对UNESCO的"教育规划"政策文本进行话语分析,发现"教育规划"一方面不断提升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但另一方面又特别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征。这种现实主义的特质使得"教育规划"在面临后来时代发展的挑战时,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逐步内化成了UNESCO及各国政府制定教育政策的思想根基。

    2011年10期 v.33;No.261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73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

  • 英国高等教育捐赠主体、制度保障与回馈方式分析

    谷贤林;王铄;

    慈善捐赠在英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资金短缺的窘境,英国高等学校积极利用国家政策、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面向社会开展募捐活动。本文对英国高等教育的捐赠主体、相关的制度保障以及回馈方式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概述与分析。

    2011年10期 v.33;No.261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72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特色——类型特色与院校特色分析

    孙进;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特色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应用科学大学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具有明确区别于传统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特点,如教学突出实践,科研注重应用以及强调跨学科办学。这些特色是此类高校共有的特点,因此可被称作类型特色。其次,不同的应用科学大学也发展和形成了各自的院校特色,如小而精、多样性、独具性和国际性。院校特色的形成与学校的发展历史和传统、所在地区特殊的经济产业结构以及特定的特色化发展策略等因素有关。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经验为我国高校,特别是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办学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2011年10期 v.33;No.261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1229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基础教育

  • 强化学校自我评价,提高督导效能——英国学校督导评价最新发展趋势

    王璐;车金恒;

    近年来,英国教育标准局为了提高督导效能,强化了学校自我评价,要求学校形成有效的自我评价机制,一方面作为外部督导评价的可靠依据,另一方面,作为学校实现自我改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机制。学校自评呈现出广泛参与、与学校发展计划紧密相联、将自评融入到学校日常管理中等特点,文章论述了英国教育标准局有关学校自评的内容和具体要求。

    2011年10期 v.33;No.261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1171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义务教育标准法》与日本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高益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义务教育何以实现了均衡发展,其答案至今仍有讨论的余地。1958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标准法》在半个世纪以来与《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等法律相配合,为中央财政支持义务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机制,甚至实现了国家对落后地区更多的教育投入。与此同时,日本通过降低生师比提高了义务教育质量。《义务教育标准法》在日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10期 v.33;No.261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1116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从“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管窥韩国的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姜英敏;

    近年来,在PISA、TIMMS等国际学业水平测试中的卓越表现使韩国的基础教育倍受关注。而这些成绩与韩国十几年来建构的以学业评价为主要手段的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密不可分的。本文试图以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定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现状及其问题为主要线索,来管窥韩国的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2011年10期 v.33;No.261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84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当代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政策、理念与行动

    杨明全;

    20世纪60年代,美国推行了注重学科知识结构的课程改革运动;80年代以后,美国通过推行STS教育而努力对传统科学课程进行重建;2000年以来,美国为保持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先地位,开始推行STEM教育。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当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实现了政策、理念和行动的有机整合,通过持续改革而提升了对科学的本质及科学教育内涵的认识,这一切对于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无疑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2011年10期 v.33;No.261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2610 ] |[引用频次:99 ] |[阅读次数:0 ]

国际教育快讯

  • 英国:“自主学校”9月迎新生

    周林莎;

    <正>据英国BBC国际新闻网2011年8月29日报道,9月份新学期开始,全英格兰24所由家长、老师、宗教和慈善组织开办的"自主学校"(free schools)将迎来新生。"自主学校"由中央政府掏钱,地方政府无权干涉,在老师薪酬和师资选拔上,学校有很大话语

    2011年10期 v.33;No.261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英国:大学入学名额竞争空前激烈

    赵凌燕;

    <正>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1年8月13日报道,调查显示,在中学高级水平考试(A-level)成绩公布前一周,就已经有近1/3的高校宣布招生名额已满。因此,今年英国学生面临的大学名额竞争

    2011年10期 v.33;No.261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英国:为避免学生流失,大学或将降低学费

    赵凌燕;

    <正>据英国BBC国际新闻网2011年8月18日报道,据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院(Higher EducationPolicy Institute,简称Hepi)预测,两年之内,英国许多大学将会减少学费,以避免学生的流失。今年6月公布的高等教育白皮书规定,从2012年开始,英国高校学费上限将由目前的每年3,290英

    2011年10期 v.33;No.261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4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英国:学费上涨,未来大学生平均负债额大幅增加

    赵凌燕;

    <正>据英国BBC国际新闻网2011年8月12日报道,最新调查显示,从2012年开始进入大学的学生在毕业时所背负的贷款平均将达5.3万英镑,是2011年进入大学的学生的两倍。此项调查对2,800名学业年限平均为3.4年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访问。被调查者涵盖了英国所有的高等教育类型,包括一些学业年限较长的

    2011年10期 v.33;No.261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英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投入大,效果差

    赵凌燕;

    <正>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1年8月11日报道,近日,英国白金汉宫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公共支出每年耗费数百万英镑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但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接受教师培训的学生在培训课程结束6个月后,仍然有超过1,3的人没有在公立学

    2011年10期 v.33;No.261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3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专栏

  • “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专栏

    "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简称为"联校教社医研究论文奖计划"),原名为"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计划",创立于199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和内地十几所院校共同合作,其宗旨为:提倡对西方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积极发展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的本土化学术方向;倡导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价值取向。这项计划由一些大学的知名学者共同倡议发起,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及美国密歇根大学杜祖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北京大学汪永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瞿葆奎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黄启昌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刘述先教授等。他们发起这项计划,是针对目前在教育及社会科学研究中机械套用西方理论和脱离教育实践的现状,谋求学术研究的改革。目前,已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华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12所院校参与了该项计划。本刊开辟专栏对论文奖计划的相关活动及研究成果作连续介绍。有关该论文奖计划的详细资讯,请查阅http://www.compe.cn的相应专栏。

    2011年10期 v.33;No.261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