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

  • 瑞士高等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特色分析

    马陆亭;

    本文以实地考察为基础,对瑞士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动向及其特色进行分析,认为瑞士高等教育体系的设计与架构、制度的协商与实现、卓越的追求与多样性等特色对我们有参考价值。

    2009年07期 v.31;No.v.3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79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为了高校内部多样性和学术自由而对话——美国福特基金会“艰难对话”倡议述评

    柯森;刘奕涛;

    多样性在为美国社会注入巨大活力和能量的同时,也对国家和大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尽管美国许多高校都十分关注并努力消除多样性带来的问题,但是其成效并不理想。2005年,福特基金会发起了"艰难对话"的倡议,致力于在美国高校内部推动维护宗教、文化和政治方面多样性及学术自由的对话行动,并为此努力营造进行公开和自由的建设性对话的氛围。经过两年的推广,该倡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该倡议以及各校的研究项目为面临相似问题的中国大学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2009年07期 v.31;No.v.31 7-1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4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想象的大学——中美大学文化的图像符号学比较研究

    马蕾;

    本文通过对大学官方网页首页中的图像进行分析,研究中美两国大学的文化。运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提炼出大学网页图像在学术研究、教学、学生学习、校园艺术、校园体育、社会社区服务、行政等方面的诸多活动,在详细描述分析的基础上,统计出图像的主题内容。本文认为,就大学官方网页所进行的图像符号学研究而言,美国大学具有较优越的物质条件,是学者研究、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中国大学则几乎只是由校园建筑组合成的学术和行政机构。

    2009年07期 v.31;No.v.31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下载次数:62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生态系统探析

    刘林青;施冠群;陈晓霞;

    本文以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创业生态系统"为线索,通过案例研究试图寻求这个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以及推动该创业生态系统形成的原因。

    2009年07期 v.31;No.v.31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1685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系统化发展视野内的加州公立高等教育——1960年总体规划的历史价值探析

    何振海;

    1960年总体规划奠定了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制度基石,使加州建立起一个规模庞大、质量优异、职能明确、结构合理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在总体规划的引领下,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确立了系统化发展的基本模式,在实现高等教育的规模化、优质化、多样化和协调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为区域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和普及,满足现代社会的多样化与规模化需求提供了借鉴。

    2009年07期 v.31;No.v.31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33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近况及其启示

    李海霞;具滋亿;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影响到教育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对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基本政策、韩国高校实施电子化学习和大学电子化学习支持中心的建立以及信息技术支持学术研究等情况的介绍与分析,总结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在政府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需求导向的政策规划、有力的预算支持以及有效监管和评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有所借鉴。

    2009年07期 v.31;No.v.31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866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课程·教材·教法

  • 当前世界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特征及其启示:课程政策设计的视角

    吕林海;汪霞;

    世界发达国家在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诸多经验值得我国加以借鉴在课程政策设计的层面对世界发达国家课程改革推进的现状趋势与机制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做合理地甄别、取舍与吸收,对于提升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推进效果颇具价值。

    2009年07期 v.31;No.v.31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121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数学理解说及其理论与课程意义

    巩子坤;

    关于数学理解,学者们提出三种观点:一是网络联系说,即理解是表征网络的生成;二是表征转化说,即理解是实现表征之间的转化和建立表征之间的联系;三是类型层次说,即理解有直观理解、程序理解、抽象理解和形式理解等类型层次。这三种观点都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表征理论,都认为理解是一个动态的行进过程。数学理解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明晰了数学理解的内涵,深化了对数学理解的认识;而它的课程意义在于,可以而且应该基于学生的理解水平,制定适切的课程目标,促进有理解地教与学。

    2009年07期 v.31;No.v.31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1403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美国母语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设计特点及其启示

    潘涌;水小琴;

    本文通过对美国母语课程标准的研究,提炼出美国作文教学的三大价值取向,即砥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写作教材《作家的选择:语法和作文》分析了美国写作实践活动的设计特点,并着重从思维对写作作用的发挥、写作活动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三个层面探讨了其对我国母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2009年07期 v.31;No.v.31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170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影响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分析及其启示

    曹惠容;徐明;王兵;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本身的特性、执行的行政制度、执行人员、政策执行资源以及执行文化等,都是影响其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我国在实施双语教育政策的过程中,面临着执行效率低或难于执行的局面。因此,研究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对我国具有启示意义。

    2009年07期 v.31;No.v.31 49-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965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当代美国青少年性教育的两大模式探析

    蒋凌燕;

    20世纪后半叶,青少年性教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美国是青少年性教育的先行国家之一,它的性教育模式多样纷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综合性性教育模式和唯禁欲性教育模式。本文将回顾这两大性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通过比较两者的性教育目标、性教育内容以及各自的性教育价值取向等,以分析两者背后所隐藏的不同的价值观体系,以期为我国方兴未艾的青少年性教育提供参考。

    2009年07期 v.31;No.v.31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3143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ICT的有效运用——英国数字化学习辅助资料的质量原则体系及其借鉴价值

    钱旭升;

    为了促进ICT的有效运用,英国教育通讯与技术署2006年7月提出《数字化学习辅助资料的质量原则》。其中提出的16条质量原则分为核心教学原则和核心设计原则两组,前者主要指成功学习产生的过程与条件,后者意指资源设计、可靠性和互用性等项目。这些质量原则从目标、内容、评估、实现途径和支持条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质量规定,为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2009年07期 v.31;No.v.31 58-6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37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教育管理

  • 正当法律程序在美国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田鹏慧;

    美国法院将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应用于高校管理,约束了高校管理行为,在学生权利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在高校管理行为的程序约束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我国正在探索对高校学生管理行为进行程序约束的机制,美国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

    2009年07期 v.31;No.v.31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646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最新发展及启示

    俞锋;

    本研究为教育部学生工作骨干赴美研修项目的子课题。在实地考察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伯克利分校、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斯坦福、普林斯顿、宾夕法尼亚、马里兰等大学后,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在"全人发展"的理念指导下,队伍的多样化、专业化、学术化趋势得以加强,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日益呈现出职业定位明晰化、职业准入标准化、职业培训专业化、职业发展制度化的特点。这对于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2009年07期 v.31;No.v.31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1684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现代学生指导简述

    张萌;

    在教育语境中,指导是指告诉被指导者方向和方法,是学校教育的职能之一。然而直到20世纪初,有组织、有意识地实施的概念化学生指导才出现。随后,它又经历了从职业指导到全面指导、从矫正性指导到发展性指导、从个体指导到团体指导的发展历程,最终建立了指导体系,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将学生指导概念化的需要和趋势已经凸显,美国的经验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

    2009年07期 v.31;No.v.31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539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从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看英国高校治理模式的创新

    臧日霞;

    20世纪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的治理模式发生了变革,1919年建立起的大学拨款委员会模式已经终结,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基金委员会模式。基金委员会模式体现了英国高等教育治理的新思路,以英格兰地区的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最有代表性。该地区的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不但要求大学在财政方面积极承担绩效责任,而且在科研以及教学方面也对大学施加外在影响。基金委员会主要通过财政备忘录对大学进行财政风险评估。作为政府的代理机构,基金委员会有鲜明的商业特征,主要通过一系列审查和绩效问责措施促进高校治理变革。然而,基金委员会自身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2009年07期 v.31;No.v.31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1268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名古屋大学以经营为特征的法人化改革

    秦桂芳;金红莲;

    2004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为此,名古屋大学推出了一系列法人化改革措施:强化总长权力的组织运营结构改革;改革财政制度,积极争取竞争性资金;以经营为特征的行政管理改革等。名古屋大学的改革,通过强化经营推动综合性改革,提高了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对我国大学体制改革有借鉴意义。

    2009年07期 v.31;No.v.31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下载次数:23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赵建华;

    远程高等教育的自身特性决定着要保障质量就必须有相应的措施。美、英等国在这方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其核心是质量认证制度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借鉴美、英等国的经验,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国际远程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证,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建立适合中国实际的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理性的选择。

    2009年07期 v.31;No.v.31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518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国际教育快讯

  • 澳大利亚:各界欢迎联邦政府的新预算

    白华;

    <正>据《澳洲人》2009年5月13日报道,联邦政府已经拟定了新的高等教育经费预算,在未来6年里,总共将投入53亿澳元,对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进行经费资助。各界高等教育评论者对这一经

    2009年07期 v.31;No.v.31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澳大利亚:新高等教育经费预算拟定,经费大大增加

    白华;

    <正>据《澳洲人》2009年5月13日报道,在未来6年里,联邦政府将向高等教育和研究部门投入超过50亿澳元,用于扩大高等教育领域学生的参与数量,促进大学的科学研究发展。这笔总共53亿

    2009年07期 v.31;No.v.31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投入经费支持研究创新

    白华;

    <正>据《澳洲人》2009年5月13日报道,联邦政府将投入24亿澳元到研究创新中,包括对大学研究的经费拨付,增加对研究人员的收入支持,还有产业的研发税收减免,科学基础设施建设也将作为

    2009年07期 v.31;No.v.31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澳大利亚:大学要求政府放宽学术移民限制

    李婧;

    <正>据《澳洲人》2009年5月11日报道,澳大利亚大学的很多女教师由于到了育龄阶段纷纷离开工作岗位,致使澳大利亚大学教师短缺。为改变这一状况,澳大利亚的大学要求政府放宽学术移民的限制。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澳大利亚陆

    2009年07期 v.31;No.v.31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澳大利亚:大学将学生贷款计划瞄准私营企业

    李婧;

    <正>据《澳洲人》2009年5月11日报道,目前,澳大利亚有关方面已经提出了多项建议来保证高等教育的稳定收入,各个大学也正在努力吸纳私人资金投资。其中有人建议,利用私人资金来扩大"高等教育

    2009年07期 v.31;No.v.31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联校教育、社会科学、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专栏

  • “联校教育、社会科学、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专栏

    "联校教育、社会科学、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简称为"联校教社医研究论文奖计划"),原名为"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计划",创立于199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和内地十几所院校共同合作,其宗旨为:提倡对西方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积极发展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的本土化学术方向;倡导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价值取向。这项计划由两岸三地一些大学的知名学者共同倡议发起,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及美国密歇根大学杜祖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北京大学汪永栓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瞿葆奎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黄启昌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刘述先教授等。他们发起这项计划,是针对目前在教育及社会科学研究中机械套用西方理论和脱离教育实践的现状,谋求学术研究的改革。目前,已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华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12所院校参与了该项计划。本刊开辟专栏对论文奖计划的相关活动及研究成果作连续介绍。有关该论文奖计划的详细资讯,请查阅http://www.compe.cn的相应专栏。

    2009年07期 v.31;No.v.31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