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建新;
民主新南非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广泛而深入的变革。本文依据南非高等教育变革政策的演进逻辑和指向将整个变革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介绍了各阶段的主要政策活动和变革动议,总结了南非高等教育变革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结构与规模、教育公平和效率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
2008年11期 No.22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672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万秀兰;
肯尼亚高等学校的科研受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科研的组织、队伍建设、物质条件,特别是与产业联系等方面都面临深重的危机,因此试图通过加强与产业的联系缓解自己的困境。这类尝试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目前还存在涉及政府、高等学校和企业各方面从认识到实践的很多问题。由此,肯尼亚各界提出了一些关于三方相关责任和作用的建议和对策。这些建议和对策尽管对当前肯尼亚的问题有针对性,但还缺乏更长远、更系统的思考。
2008年11期 No.226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楼世洲;宁业勤;
尼日利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自20世纪80年代起渐入困境。为此,尼日利亚联邦政府和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包括改革大学课程内容、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拓宽毕业生就业途径等,积极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然而,总体上看,这些政策并没有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究其原因,既有国家经济对劳动力吸收力低和高等教育迅速膨胀等客观原因,也有政策实施不力和政策自身存在偏差等主观原因。
2008年11期 No.226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6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明昆;
由于受历史、文化及宗教信仰的影响,埃塞俄比亚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一直很低。虽然政府在教育政策中明确提出对妇女的特别关照,如针对"发展中"地区的女性实行降分录取的"确认行动计划"等,但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情况并不理想。通过对得巴布大学女生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女生辍学人数偏高、毕业生人数偏少等问题并没有明显好转。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埃塞俄比亚的教育平等政策苍白无力,其文化、风俗、传统观念、价值和信仰等社会因素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力。
2008年11期 No.226 19-2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9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济洲;
美国博士教育的基本模式为世界各国所借鉴。但是近年来,美国国内对其博士教育存在大量的批评。这使得整个美国博士教育体系面临着巨大挑战。美国政府机构以及许多私人慈善基金会发起或资助多项针对博士生教育问题的改革,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这将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2008年11期 No.226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4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白华;
新世纪以来,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在规模与质量上保持了世界领先地位,但是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美国政府、民间组织、大学和企业等多方合作,颁布并制定了相应的法案和计划,采取了具体的措施以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2008年11期 No.226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0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帆;王红梅;
长期以来,德国大学博士生培养主要是两种途径:传统的"师徒制"和小规模的"研究生院",其中尤以前者为主。这种缺乏系统管理、散兵游勇式的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科学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德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已发生悄然变化,很多大学都在进行各种尝试,其中吉森大学的人文科学研究生培养中心(GGK)就是其中一个成功范例。
2008年11期 No.226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48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王威;
长期以来,日本高等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日本国内掀起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高潮,日本研究生教育政策从规模化、多样化、高度化和重点化方面出发,极大地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本文尝试对日本研究生教育政策的背景和内容进行分析,并考察其政策的特征及效果。
2008年11期 No.226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85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