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研究

国际教育快讯

  • 国际教育快讯

    <正>德国大学生抵制大学学费据德国《明镜周刊在线》2006年12月6日报道:在多个联邦州,大学生反对学费制度的斗争都以失败告终。不过,现在下定论尚为时过早。通过号召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大学生联合会(Asten)仍然希望阻止大学收费制度的实施。目前,德国有7个联邦州已经决定普遍收取学费,其中的一些高校从这个冬季学期开始收费,另一些从2007年开始。

    2007年03期 No.202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从传播走向扬弃:由“十五”进入“十一五”的中国比较教育

    王长纯;

    “十五”期间我国比较教育为我国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出现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比较教育学科立项总数偏少、选题分布不够合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项目很少、机械照搬的倾向以及理论建设重视不够的问题。在“十一五”时期,我国比较教育面临发展的难得机遇,只有走出单纯传播发展的局限,克服照搬的倾向,走向扬弃,在全球视野下,以和而不同的精神发挥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批判力量,提升比较教育研究质量,才能实现我国比较教育崭新的历史使命。

    2007年03期 No.202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05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建国后十七年中国比较教育状况分析

    生兆欣;

    建国后的17年,我国的比较教育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在社会建制上表现为,《比较教育》课程不复存在,比较教育研究机构尚属初创,比较教育专业刊物未露头角;在研究成果上表现为,研究对象国的“一边倒”,研究专题的“两个侧重”,研究方法的简化单一。这一状况与总体国际关系的“一边倒”、教育政策的“俄语化”与“留苏热”、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07年03期 No.202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77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再谈比较教育学的危机

    王英杰;

    我们要认识和走出比较教育学科危机,就有必要重新认识比较教育学科存在的基本理性:比较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知识的源泉;比较教育研究是思想的实验室;比较教育研究是批判的利器;比较教育研究是提供前沿服务的平台;比较教育研究是国际教育交流的论坛。

    2007年03期 No.202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836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与学科生长点

    陈时见;袁利平;

    范式一般具有聚焦、筛选、规范等作用,因而学科发展与范式转换直接相关。通常情况下,学科发展在重要的转折时期,都需要实现范式的转换。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主要包括概念体系、理论基础、分析框架与方法论等基本构件。比较教育学的范式转换是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在当前的任务之一,必须关注于元研究、方法论、学科意识和本体论等方面的研究。

    2007年03期 No.202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275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民族国家教育知识和比较教育研究——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再思考

    朱旭东;

    本文从比较教育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四个方面对比较教育学科体系进行了再思考,认为比较教育是民族国家教育的比较研究。

    2007年03期 No.202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823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比较教育功能的时代转换:从借鉴到理解

    彭虹斌;

    自1817年至19世纪末,“借鉴”作为比较教育的重要功能,受到比较教育界的广泛重视。进入20世纪后,因素分析法被广泛运用,借鉴的功能开始式微。60年代以后,定量的方法受到重视。80年代后,定量与质的研究方法两者呈现出兼容性特征,比较教育解释的功能凸现出来。

    2007年03期 No.202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531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中美两所一流大学本科课程比较分析

    金顶兵;

    本科课程改革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选取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两所中美公立大学为案例,对两校本科课程的总体要求、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以及课程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势、特色,进而对我国高校深化本科课程改革提出了建议。

    2007年03期 No.202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655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美国高校交叉学科教育研究综述

    王冬梅;

    随着学科教育弊端和不足的日益显露,有关交叉学科教育的探讨和实践范围不断扩大,受到各国高校的广泛关注。本文对美国高校交叉学科教育的发展、概念与实践问题进行梳理,以为有关研究做一初步工作。

    2007年03期 No.202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408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美国人文教育的理念和实践

    高澜;刘艳;林静;

    我们所广泛使用的“大学”的概念是从西方引入的,而人文教育理念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历史中则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介绍与分析了人文教育的理念、传统及其目前在美国大学的实践。在中国高等教育正在进行全面改革之时,了解这种以培养全面素养为手段,以帮助学生进行作为个体以及公民的自我实现为目的的教育哲学,可以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想与经验。

    2007年03期 No.202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948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加州大学的治理变革及启示

    吴慧平;

    从控制走向协调,以治理代替管理,既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美国公立大学一直努力的方向,而加州大学则是将这种努力践行得较为彻底的一个成功典范。这种努力具体表现为加州大学一方面通过与政府签订协约、引入市场机制、寻求校外群体的支持等形式来弱化政府的管制色彩,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董事会、学术委员会等治理机构的协调作用,为大学自治提供一系列的缓冲与保护。

    2007年03期 No.202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062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牛津大学治理改革构想述评

    吴合文;张强;

    本文从分析牛津大学治理改革背后驱动力开始,围绕牛津大学近2年发布的三个文件,综述了牛津大学近期治理结构改革构想的进程和内容。最后文章评析了从牛津大学治理改革构想进程和内容中反映出的学术治理和机构治理、学院制和中央集权制两大矛盾。

    2007年03期 No.202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561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依附与发展: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特点评述

    何雪莲;

    转型以来,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除了具有世界私立高等教育的许多典型特点之外,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还有一个独有的特点——公立组织参与创办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从俄罗斯转型的特点以及私立高等教育所遭受的认同性危机来看,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与各种公立组织的依附关系,可能是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获得认同以及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2007年03期 No.202 60-6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4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印度高等院校中的双语教学问题及其启示

    安双宏;耿菲菲;

    本文研究印度高等教育中英语、印地语和地区语言的使用情况,分析双语教学问题对印度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希望能对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我国高等教育如何避免民族语言的“失语症”问题提供参考。

    2007年03期 No.202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809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受教育权的国家义务分类浅析

    尹文强;张卫国;

    国家对受教育权的实现负有法律义务。国家的义务既是“积极的”,又是“消极的”。国家的义务主要分为尊重的义务、保护的义务和实现的义务。受教育权的最低核心义务与资源的可用性无关。国家在教育上的核心义务可以划分为:教育的可获得性方面的义务、教育的可进入性方面的义务、教育的可接受性方面的义务以及教育的可适应性方面的义务。

    2007年03期 No.202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13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学校变革视域下的专业学习共同体

    段晓明;

    近几十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研究关注的焦点,从教学与课程等局部层面的改革,转向关注学校整体的革新。在这个大背景下,专业学习共同体不仅仅被当作教师发展的一种途径,而且成为一种崭新的学校变革方式,它将教师发展、领导角色、学校改善统整为一体,形成以学生学习提高为中心的整体学校发展模式。走向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变革历程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制度与文化的完善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

    2007年03期 No.202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783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0 ]
  • 战后日本普通中等教育阶段职业预备教育的发展历程

    陆素菊;

    在普通中等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因素,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技术素养和职业能力,不仅是基础教育推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大职业教育观”应有之义。本文通过对日本战后在初高中教育阶段实施职业预备教育的实践探索过程的梳理和分析,探讨在普通初高中教育阶段实施职业预备教育和职业指导的内在规律,为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和生涯教育提供参考。

    2007年03期 No.202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67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南非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机制与措施分析

    丁秀棠;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保障“人人都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的重要体现,为此,南非政府通过采取许多机制和措施来切实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经费的均衡分配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针对弱势群体采取行动和各种措施,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以落实的关键。通过采取各项措施,南非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有了一定的进步,其主要机制和措施对我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2007年03期 No.202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029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中国比较教育——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3届学术年会综述

    刘健儿;

    <正>2006年11月12日至14日,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3届学术年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有关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于1979年在上海成立,20多年来,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研究范围不断扩展,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研究成果更加丰硕,研究队伍日益扩大。目前,全国已经拥有比较教育硕士点30个,比较教育博士点7个。本次年会的与会代表共有300多人,提交的论文达140余篇,涉及的论题包括比较教育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国别比较、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师教育、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等,体现了比较教育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态势。

    2007年03期 No.202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2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