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钦晓
从文化视角分析美国大学学术自由的演绎进程,可以看出,就精神文化层面而言,崇尚自由是美国大学学术自由发端的动力;就传统文化层面而言,实用主义是美国大学学术自由的主流价值取向;就组织与制度文化层面而言,专业组织、法规条例以及协商制度是美国大学学术自由的外部保障与规范;就道德文化层面而言,学术责任与学术道德是美国大学学术自由的内部反省与自律。美国大学学术自由在精神文化中产生,在文化冲突与演绎中不断发展。
2005年09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1099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康瑜
本文基于全球化的视角,探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社会批判功能所面临的冲击。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使全球化内蕴市场意识形态,对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都产生话语霸权。处于这一境域,高等教育的知识基础、知识分子素质和社会独立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导致其社会批判功能受到削弱,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深远危害。
2005年09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467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周兴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运动,是以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理论为其教育政策的指导理论。哈耶克认为,为了实现自由价值和效率价值,政府应当从教育领域中退出,并将教育的运作及教育秩序的建立交由市场,因为国家及政府通过排他性权力的运用,可能会导致对人们自由的干预,也同时带来教育的低效率。然而,市场理念引导下的西方教育改革,也引发出有关教育的平等问题及教育终极价值追求问题。
2005年09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90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潘希武
高等教育接近于私人物品,但具有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为政府的管制奠定了合法性的基础。公共性与管理方式奠定了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两个限度。两个限度的实质是政府、市场、社会与高校间的权力分割、责任分担的界线问题。所谓市场化就是要解决界线问题。但仅有市场化是不够的,非政府组织的存在是解决权力分割与责任分担界线问题的必要准备。此外,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要旨应在于实现公私之间、公立内部之间的充分竞争。
2005年09期 16-2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854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本东
美国的研究型大学重视对所在地区的经济贡献,每个年度都委托专业研究机构对大学的地区经济贡献作出评估并写成报告,供公众查询。美国研究型大学地区经济贡献是指大学系统每年度为所在地区带来的净收入变化和就业机会变化。考察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地区经济贡献评估,对我国重点大学建设带来有益的启示。
2005年09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49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卫东,刘志业
本文比较了中国和美国部分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规模和层次结构,认为研究型大学应坚持精英教育的理念,并提出我国研究型大学在战略规划中学生规模和结构选择的具体建议。
2005年09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86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李庆豪,沈红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学费政策在许多国家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和美国等国为例,英国学费政策实施时间虽短但处于不断调整之中;澳大利亚毕业后付费政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爱尔兰反其道而行之,取消学费效果最终如何?美国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潮流,学费不断上涨结果如何?是什么因素影响学费政策的变化?这些国家学费政策变化最终会产生什么影响?
2005年09期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1388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张琦,孟繁华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是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深入而形成的,成本分担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本文通过对美中两国高等教育学费的特点和和各种补助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以期能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2005年09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1797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0 ] - 刘淑华
实名制国家财政券是俄罗斯自2002年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行的新举措,它引发了俄罗斯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深刻变革。这一新制度与世界上某些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谨慎推行的教育券有雷同之处。本文拟就这一新制度推行的背景、具体措施、成效与俄国内对它的不同反应,作一阐释与介绍,以期读者增加对教育券的进一步理解,并希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创新有所借鉴意义。
2005年09期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627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张人杰
基于“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之认识,并考虑到近年来中国大陆学界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确定的目标是就教师专业化提出目前亟需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彰显“科学的发展是不断地始于问题和终于问题的过程”之命题。本文涉及的领域有三:对教师行业专业化程度的认定;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界定;对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段的辨析。在我们所熟悉的这三个领域中,本文力图把握国外研究的进展和国内研究的实况,并以此为依据,从而详略不一地列出需优先加以考虑的研究重点或难点,兼及有争论的议题,同时也提出笔者的一些看法。
2005年09期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2451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2 ] - 顾定倩
特殊教育教师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师资。国际上对特殊教育教师普遍采取“教师资格证书+特殊教育专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资格制度。在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中规定必修的特殊教育专业学分。建立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需要研究和处理四个关系:义务教育教师与非义务教育教师的关系,特教师范专业与非特教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关系,特殊学校专业课教师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关系,特殊学校(班)教师与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师的关系。
2005年09期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3350 ] |[引用频次:99 ] |[阅读次数:1 ] - 王建初,刘铭东
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主要有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德国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有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的保证。为更全面地了解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本文先对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的建立与发展作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着重从任职资格、工作任务、专业发展等方面详细地分析了二者的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做法与经验。
2005年09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2420 ] |[引用频次:132 ] |[阅读次数:0 ] - 周谊
本文从国际视野角度,指出了中国职业教育最严重的问题:入学率低下——全国低于1/5,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低于5%;经费严重不足,几乎只有人头费;教师学历低、数量少、专业教师奇缺。本文指出,必须立法使职业教育成为义务教育,大量增加拨款以适应职业义务教育的需要,努力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和补充大量的新教师。
2005年09期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702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吴岩
美国联邦政府自1963年以来,就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颁布了多个教育法案。本文通过对这些法案的分析,论证了美国联邦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策取向: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促进个人就业与经济持续发展。以期对中国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良性干预有所借鉴:以立法的形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以法治教;注重立法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与可操作性。
2005年09期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519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0 ] - 楼世洲,陈明昆
上世纪末,希腊政府对本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进行了较大程度的重构。变革后的希腊职业教育与培训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以下新的特征:在实行普职双轨制的同时,实现了普职相通;大力开展职业培训,统一了高中后职业资格鉴定标准;推行工学交替式职业教育与培训,鼓励社会合伙人的参与;借鉴欧盟的许多做法,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等。
2005年09期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38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莉芳,洪成文
泰国是第一批“入世”并对教育服务作出承诺的国家之一。为应对这一挑战,其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采取了一系列很有成效的战略对策,本文对此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和评述。
2005年09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684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牛欣欣,洪成文
作为较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之一,新加坡并未签署开放教育市场的协议,未作出教育承诺。然而,它却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推动本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新加坡的诸多举措与作出教育承诺的国家并无本质区别。本文研究了入世后新加坡采取的一系列高等教育发展措施,探讨了其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入世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些许有益的启示。
2005年09期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1173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李慧清2005年09期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慧清2005年09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3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向旭2005年09期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46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慧清2005年09期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时月芹2005年09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丁雪松2005年09期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于颖2005年09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6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袁婷婷2005年09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计划”创立于199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和内地十几所院校共同合作,其宗旨为:提倡对西方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积极发展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的本土化学术方向;倡导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价值取向。这项计划由两岸三地一些大学的知名学者共同倡议发起,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及美国密歇根大学杜祖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北京大学汪永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瞿葆奎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黄启昌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刘述先教授等。他们发起这项计划,是针对目前在教育及社会科学研究中机械套用西方理论和脱离教育实践的现状,谋求学术研究的改革。目前,已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华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13所院校参与了该项计划。本刊开辟专栏对论文奖的研究成果作连续介绍。有关该论文奖计划的详细资讯,请查阅http押//www.compe.cn的相应专栏。
2005年09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