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桂林
诺丁斯的关心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在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层次,以存在主义“我—你”关系论和正义论等学说为基础,建立人际关心的关系,关注每个儿童的发展需要。关心理论与完善人格教育相比,在道德教育内容、过程、方式方法等许多方面均有不同之处。
2004年0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630 ] |[引用频次:84 ] |[阅读次数:0 ] - 王小飞
德国道德教育的发展历史表明,首先是历史促进了道德教育的传统理论或模式的不断重建、重新批评与考量,其次则是时代给予的挑战和要求。给宗教道德教育以适当的存在和定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于社会服务和闲暇中将道德教育理论予以内化是对德国道德教育的社会层面选择的考察,而对德国学校道德教育具体实践特点的概括和总结则是对德国道德教育的学校层面选择的考察。
2004年02期 7-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999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岳昌君
本文采用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作为衡量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指标,用计量经济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进行了国际比较,并进行了分地区比较。实证结果显示: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实际值低于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国家的国际平均水平,但是两者相差并不大;产业结构调整比经济发展速度对提升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作用更大;各地区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实际值均低于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国家的国际平均水平,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差别比内陆地区更大,沿海地区对高校毕业生有着更大的吸纳能力。
2004年02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1188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刘宝存
牛津大学在80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固守着探索普遍学问的办学宗旨和追求卓越的奋斗目标。牛津大学坚持大学的多职能性,把教学(人才培养)看作大学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绅士为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学院制、导师制、别具特色的专业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004年02期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3436 ] |[引用频次:127 ] |[阅读次数:0 ] - 潘发勤
英国高等教育近3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来自国内外的挑战。教育与技能部居安思危,提出了促进研究和教学优秀、加强与企业合作、扩展高等教育、公平入学、财政支持等几方面的策略。
2004年02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172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赵国栋
本文以ACCS项目2002年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高校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ACCS(AsianCampusComputingSurvey)是一个国际性合作研究项目,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亚洲地区各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最新动态和信息,相互交流和借鉴各国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三国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学信息化及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2004年02期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下载次数:2248 ] |[引用频次:84 ] |[阅读次数:0 ] - 李洛,汪清明
印度软件业得以超常规发展的原因,其中一条在于印度探索出了一条培养高水平、实用型软件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形成了一套国际公认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NIIT在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方面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导入印度成功的IT职业教育经验,借鉴如NIIT的培训模式,并将其与我国高职教育相结合,对高职教育有效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有着重大意义。
2004年02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406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蔡国春,周川
院校研究起源于欧美并流行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作为高等学校内部的一项重要工作,院校研究是对所在高校的运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自我研究。它着眼于院校管理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其基本职责是收集、完善和规范院校数据,为院校决策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院校研究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领域,值得我们加以研究与借鉴。
2004年02期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419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汪利兵,谢峰
本文在分析了UNESCO和WTO两大国际组织的不同性质和宗旨的基础上,从约束成员国的方式、国际化进程的主要方式、对高等教育属性的认识、对高校学术研究的态度、主要合作对象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六个方面,对两者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不同倾向进行分析和归类,以促进我们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
2004年02期 45-5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651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5 ] - 李联明,陈云棠
高等教育国际化包括许多方面,如在课程中引入国际观念、师生人员的国际交流、学历证书的认可、比较和转换教育信息、技术与设施的跨国交流等内容,其中的学生流动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流入与流出、所选学科、学生层次、收费政策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国际学生流动过程中的不均衡现象,呼吁要认真对待人才外流这一严重问题。
2004年02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759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吴雪萍,金岳祥
为了推进终身学习,建立学习型社会,英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终身学习的政策。本文着重分析了英国工党政府的终身学习政策及其特点,并对其作了一些评价。
2004年02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022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史鋫娟
挪威终身学习政策制定有其特定的社会与政治背景、经济与劳动力市场背景以及人口与文化背景。在这些背景下,政府出台了一些终身学习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颁布有关终身学习的法律与文件、建立终身学习的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完善终身学习体制、开展终身学习的创新与科研活动、提供终身学习的技术支撑等。从这些政策举措中可以看到挪威终身学习政策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2004年02期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53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胡秀威,肖甦
本文在概述挪威成人教育发展基本状况基础上,阐述了新世纪挪威成人教育改革的原因、目标、内容及具体做法,并对本次改革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2004年02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4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雪芬
本文在回顾瑞典终身学习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瑞典近年来终身学习的推进措施及其特点。
2004年02期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514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雁琳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是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英国政府也认识到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分轨的弊端。英国采取了不少措施,仍未能消除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对立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两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对立。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是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重新定位。
2004年02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133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黄日强,黄勇明
核心技能正成为英国职业教育中的一大热点,政府、企业和个体是促使在英国职业教育中核心技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英国在核心技能的开发与实施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其中的不少经验值得我国参考与借鉴。
2004年02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867 ] |[引用频次:165 ] |[阅读次数:0 ] - 李建求
以FH为代表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办学思路和较为成熟的教育教学模式。作者在对德国FH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其办学理念、办学体制、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了述评,并就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2004年02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917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0 ] - 郭勉成2004年02期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勉成2004年02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静2004年02期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晓燕2004年02期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0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石卫林2004年02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5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计划”创立于199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和内地十几所院校共同合作,其宗旨为:提倡对西方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积极发展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的本土化学术方向;倡导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价值取向。这项计划由两岸三地一些大学的知名学者共同倡议发起,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及美国密歇根大学杜祖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北京大学汪永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瞿葆奎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黄启昌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刘述先教授等。他们发起这项计划,是针对目前在教育及社会科学研究中机械套用西方理论和脱离教育实践的现状,谋求学术研究的改革。目前,已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华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13所院校参与了该项计划。本刊开辟专栏对论文奖的研究成果作连续介绍。有关该论文奖计划的详细资讯,请查阅http:/www.compe.cn的相应专栏。
2004年02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