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继和,赵海涛
本文在解读美国环境教育先进州制定与实施的环境教育指南等文献的基础上,从“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和“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价值”两个视角,对美国环境教育的价值取向做了研讨。
2003年1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754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周丽华
本文以德国2002年出台的教育论坛“十二条教改建议”为文本,试图揭示当前德国正在推进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主导思想和行动策略。德国基础教育的改革理论是:促进而不是筛选;开放而不是封闭;调控而不是管束。其行为策略是:发挥幼儿园教育功能;发展全日制学校;提高移民德语水平以及构建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2003年12期 6-1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1521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 ] - 王义高
本文考察了“新自由主义”治教观在一些国家中的实际表现,分析了经济、实业界成为“新自由主义”治教观的后盾、“社会自由主义”抵制“经济自由主义”的原由,最后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者应持的正确态度。
2003年12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24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曾晓洁
知识的学习与传授是学校教学的重要部分。本文从知识—文本—符号学习的视角分析了多元智能关于教学的重要现点:在学校教育的情境中,符号系统的教与学是学校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儿童正是在对符号化知识的“释义”和使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因为不同的智能对不同的符号系统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因此,“通过多元智能而教”是增进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2003年12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1035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吴志兰,曾晓东
世界各国的大学目前都处在内外部环境变革的压力与挑战下,美国大学也不例外。在政府再造运动的推动下,在企业的成功示范下,企业家精神越来越成为大学摆脱困境的一种路径选择。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企业家精神引入美国大学的路径,探析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适应性提高的潜在作用。
2003年12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642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郑洁,武向荣,赖德胜
本文对欧洲十五个国家近期人力资本收益率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进行了评述,包括数据采编、模型构建、变量定义与控制、估计工具选择以及对人力资本收益率的定性评价等,希望能对我国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2003年12期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1004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高益民
本文对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并对不同阶段的典型特征进行了概括。认为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典型特征在1952年以前,主要表现为“民主化”,在1952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表现为“大众化”,此后则主要表现为“自由化”。
2003年12期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1213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冯增俊
战后中国台湾的大学适应高科技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以协调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培养新型人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在学习国际经验基础上创建起兼容中外文化精髓的通识教育体系,对推进大学教育的时代转型和台湾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3年12期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301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崔玉平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失业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英国关于毕业生就业与失业状况的度量方法值得借鉴。我国公布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有报喜不报忧之嫌,需要公布各专业的就业与失业状况,并改进计算公式。有必要探讨导致毕业生失业的原因,并尽力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2003年12期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686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耿益群
本文介绍了美国“西部州长大学”的创建过程,论述了这所大学的创办者所倡导的全新教育理念、办学特点,并阐释了其理念对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2003年12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237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安双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进大众化发展阶段,政府如何在转变职能的过程中通过中介组织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成为日益迫切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的建立、组织、职责、工作程序及其与教育司和各邦政府的关系,探讨了我国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建立缓冲机制的必要性。
2003年12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686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张乐天
本文结合2003年1月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农村教育研讨会的信息资料,综合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农村教育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全民教育运动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所取得的新进展及仍然面临的挑战,并对新世纪国际社会致力于教育为农村发展服务的行动议程进行了介绍。
2003年12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936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肖甦,姜晓燕
本文从人文、地理及社会变革的视角,考察了俄罗斯农村学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系统介绍了俄罗斯政府对农村学校实施结构改革的设想和操作模式,并在分析其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中存在的类似问题进行探讨。
2003年12期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476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李守福
论文针对目前我国公立高中收取择校费问题,概述了教育选择与选择教育现象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学历主义风潮”的社会根源以及受教育权与择校权的关系,指出公立高中收取择校费的非合理性。
2003年12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961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朱家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政策出现了一个逆转:从限制择校到鼓励择校。由“大政府”向“小政府”的转变,是推动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政策转向最主要、最直接的动力。择校政策的实质就是试图借用市场手段来实现改革的目标。目前,公众与研究人员对择校政策的态度褒贬不一。就我国国情而言,近年内不宜推行择校制。
2003年12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1484 ]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0 ] - 顾美玲,谭涛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满足人民丰富多样的教育需求,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主张西部地区要抓住西部开发与“入世”的双重机遇,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程度,以多样化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教育对外合作,以此促进西部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就如何促进西部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2003年12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377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吴志功,应中正,李宝媛,刘军,贾宸
本文介绍了WTO的有关教育规则和欧盟加入WTO后所做的教育服务承诺,以及欧盟应对加入WTO所采取的整体规划和欧盟各成员国的具体政策措施,分析了其在高等教育方面交流与合作的运行方式和欧盟在消除各国间的障碍、实现欧洲教育一体化所做的努力。
2003年12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30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2003年12期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4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