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研究

  • 作为比较教育学一般逻辑起点的国际教育

    徐辉

    一、逻辑起点与比较教育学研究(一)何谓逻辑起点每一门科学都有特定的理论体系,每一种体系都有各自的逻辑结构。而要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结构或体系,必须要有一个逻辑起点。这里所说的逻辑起点,是指该学科结构的起始范畴,是指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这个起点必须具备下...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15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对西方教育现代化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刘朝晖,扈中平

    一、对西方教育现代化历程的回顾回顾西方教育现代化的历程,首先得追溯它的起源,即教育的现代化大致开始于何时。关于这个问题,教育理论界往往是从如何划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这个角度来进行研究和讨论的,且意见纷纷、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划分应以...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215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论美国的渗透式教育

    郭法奇

    在人类社会中,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总是与一定的文化和教育相联系的。长期接受一定文化和教育的熏陶,会使这个民族的成员在发展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比较相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使得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其独有的方式和特质与其他民族相异。正因为如此,在现...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466 ] |[引用频次:84 ] |[阅读次数:0 ]
  • 从教育现代化和文化传统关系的视角反思我国教育发展的进程

    李守福

    在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的前夕,反思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反思也是一种总结,目的就在于要继往开来,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所谓现代化,实际上是自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都市化、市场化和民主化等现代要素不断增长的十分复杂的社会...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4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实践教育理论的两种取向:考察与分析

    周兴国

    在分析教育哲学的阵营里,有两位引人注目的人物。一位是英国的教育哲学家赫斯特(Hirst,P.H.)。他秉承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之传统,主张教育理论是实践理论,并因此与站在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立场上的教育哲学家奥康纳(O'Conner,D.J.)进行了长达数十...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0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西方教育界对教育技术学的认识和争议

    赵国栋

    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在学术领域内,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综合的趋势已经变得愈来愈来显著。在这种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与交叉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学科,表现在教育领域内,最为明显的一个例证便是教育技术学(Educationaltechnol...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14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论巴纳赛的“宏观社会教育系统”

    张舒予

    本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巴纳赛(BelaH.banathy)为代表的几位长期致力于教学系统开发和模型设计的美国教育技术学家,以新的视野开拓了教学系统设计领域的研究。他们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宏观社会教育系统”的设计思想(TheDesignofaMacro-s...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香港九年义务教育的检讨与启示

    熊立敏

    香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已近二十年,1996年,香港教育委员会专门成立了学校教育检讨小组,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检讨,并在1997年3月发表了《九年强迫教育检讨报告》。笔者详尽阅读了这个检讨报告,认为在很多方面对我国内地的教育界有所启发。现把该报告概括为四...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8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内地和台湾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社会角色的呈现

    朱志勇

    一、研究的起缘及目的本世纪七十年代前,教育社会学未把研究焦点放在课程上,将现存的学校课程视为理所当然,着重探讨课程与学生社会化的关系。然而,七十年代初兴起于英国以解释论为主的新教育社会学则主张学校的教育知识(主要通过教科书呈现),以及其传递、评价的过...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142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0 ]
  • 中日中小学生志向水平的比较研究

    赵志毅

    志向是个性中的一个动力因素,是主体选择与未来职业活动有关的目标和力图达到这种抱负的意向。志向指向未来,对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和个性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在当今“科教兴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正确引导学生确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志向,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韩国中小学教学用书制度的现状与改革

    曲恒昌

    一个国家中小学教学用书制度是与该国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息息相关的,同时,也是其整个教育制度乃至政治经济制度的一种体现和反映。韩国中小学教学用书制度很有特色,了解它的现状与改革趋势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一、中小学教学用书制度的现状本文所说的教学用书制度,主...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美国中学经济学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原长弘

    市场经济与教育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对不同国家这方面的经验和教改趋向进行比较研究,将为我国教育发展方向和目标的选择提供理性思考的基础和前提①。当前,我国正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小学教育如何使学生普遍具备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

    1998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8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