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研究

  • 战后三十年美国高校学生增长情况的初步分析

    逸帆

    <正>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出版的《1977—78年度教育统计摘要》,提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十年美国高等学校每年在校学生数。在这个统计的基础上,我增加了年度增长绝对数和年度增长率两项,形成了下面的统计表。(另页)

    1980年06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美国七十年代中、小学理科教材——《科学概念》一书简介

    道久

    <正> 美国教育研究中心主席、匹兹堡大学副教授伯尔·弗·勃兰特文主编的一套供中、小学(其中包括启蒙班)用的理科(理、化、生)教材《科学概念》,是在深入观察课堂教学 效果、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本书于1967年初版后,又于1972年修订再版,深受国内外教育家、心理学家和中小学教师的称颂。全书共分七册,供启蒙班至中学毕业班(共

    1980年06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美国教育为什么失败

    F·E·阿姆伯鲁斯特 ,黄明皖

    <正> 去年,美国人用于各级教育事业的费用比其国防费用要多得多。单是中小学教育就花费了七百五十亿美元,这比1960年的数字的四倍还要多。 可是,现在很清楚,所有那些钱并没获得多少成果。用粗浅的花钱—受益的话来说,家长们付出的学费越多,而他们的孩子学到的东西越少。大多数州对各年级学生进行的学业成绩测验的评分记录

    1980年06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美国政府下令紧急检查科学与工程教育

    克莱夫·库克森 ,蔡郁毓

    <正> 美国政府要求新成立的教育部和全国科学基金会迅速检查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的科学教育与训练状况,要求得到有关改善大、中学校科学教育的可供选择的政策。这两个机构约有十人全力以赴进行这项工作。 据有关消息认为,美国政府做出这一决定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1980年06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瑞典的教育改革

    仁文

    <正> 瑞典从五十年代初开始,对初等、中等及高等教育进行全面的改革,建立了适合于本国需要的教育体制,它的教育改革被称为“北欧的典范”。 义务教育制度的改革 (一)瑞典义务教育新体制的建立 瑞典政府通过调查研究、长期实验、逐

    1980年06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挪威中等学校结构和课程的新改革

    罗伊·海伍德 ,高振业

    <正> 一、教育改革的背景 挪威在为克服自然差异,统一社会所作的努力中,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从二十世纪起,教会就试行选择学生进入少数文法学校,以培养为教会和政府服务的文职人员。宗教改革以后,路德派和世俗势力结成同盟推行普及初等教育。到十八世

    1980年06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欧美个别化教育的旋风

    廖太初

    <正> 一、从美国一些专 家的看法谈起 在过去的传统教育中,一般人认为教育有四个要素:学生、教材、教师和学校。缺一教育就无法进行。二十世纪初,欧美各国工业突飞猛进,急需要劳动大军,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校。学生人数增多了,但是对象绝大部分还是儿童和青年,仍以班级教学为

    1980年06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苏联高等学校1980年招生办法

    陈先齐

    <正> 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批准了1980年高等学校的招生办法。新办法的目的在于更加充分地保证国民经济中迅速发展的部门对具有高度专业技能干部的需要。今年,苏高等学校的日课部、夜课部和函授部要招收一百多万学生。 新办法规定,对中学毕业获得金质奖章的青年,以及获得优等毕业证书的中等专业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给予优待。他们享有不经过竞试进入高等学校以下急需专业的权利:冶金、采矿、石油开采、煤气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农业以及国民经济其他主要部门的专业,但上述优待不适用于报考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以及外高

    1980年06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拉丁美洲的非正规教育

    镜庭

    <正> 在本世纪特别是二次大战以来拉丁美洲的教育改革运动中,一个突出的倾向就是,多样化的非正规教育(Nonformal Edu-cation)愈来愈为各国政府和人民所重视,愈来愈在各国的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拉美的教育几乎全是单一的正规的学校教育,所有的学校基本上都是为上层阶级服务的,劳动人民及其

    1980年06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B·A·苏霍姆林斯基 ,王义高

    <正> 11.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我坚信,孩子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一个原因,就是知识对他们来说往往成了滞销的货物,积累它们似乎是“为了储存”,而“不是流通”,不加以运用(运用首先是为了获得新的知识)。在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知道这一概念对许多教师来说就意味着会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这种观点促使教师片面地估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能力:谁善于把知

    1980年06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373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要相信孩子——教育方法两则

    B.A.苏霍姆林斯基 ,汪彭庚

    下面两则教育短文译自1960年出版的《要相信孩子》一书。这本书是作者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校长期间的经验总结,是他在二十五年来所“热爱并为之献身的教育工作中写下的”动人诗篇,是他献给“即将投身于塑造人的灵魂这一崇高事业中去的同志们的”珍贵礼物。全书不仅自始至终突出了“要相信孩子”这一鲜明主题,而且以生动事例回答了下例问题;如何让好东西在孩子身上占优势;沿着什么道路才能使培养对象把高尚行为作为一种需要;如何才能把人类在道德方面积累起来的无尽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儿童;如何才能把孩子们培养成积极为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而奋斗的战士。 《要相信孩子》一书,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许多原理,但却不是单纯的理论性阐述,而是紧密联系实际地通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把读者引入了特定的环境,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和启示。 在当前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之际,本刊将连载其中数篇,供中、小学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及负责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同志们参考。

    1980年06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24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个教师的笔记

    G·C·查特兰 ,李环

    <正> 依我看来,教学就是教师对某些东西热爱至深,以至使学生也学会了热爱它们。我的学生琼妮,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子,帮助我认识了这一点。一个星期五的下午,这个女孩子的妈妈来到

    1980年06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教育经费

    冯若霓

    <正> 根据美国教育部1980年版统计报告,七十年代整个教育经费按不变美元折算增加了21%。增加的大部分经费用来发展高等教育。由于中小学入学人数减少,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增加,七十年代高等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比较快。 预计八十年代教育经费将随着计划的入

    1980年06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苏联科学工作者学位评定制度的改革

    龚毅华

    <正> 六十年代中期以来,苏联领导集团更加重视科学技术革命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谋求利用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提高社会生产率,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到七十年代初,苏联已具有世界第一流的科研体系和人数众多的科学工作者队伍;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数学、高能物理、核物理、量子力学、天文学、某些新兴科学部门以及宇

    1980年06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未来的教育——孩子们的学习与职业的方向指导

    皮埃尔·凯利 ,颂文

    《未来的教育——孩子们的学习与职业的方向指导》一书于1972年由法国巴黎人文科学——桑蒂里翁出版社出版,全书包括序言,第一部分:方向选择是发展的结果,第二部分:方向指导是一种教育,第三部分:方向指导是一种经常的感受性,结论。共有二○七页。 作者皮埃尔·凯利认为方向指导是一种“适应变化的教育”,它是心理科学的应用形式。作者根据儿童学习与个性发展的心理特点,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阐述了儿童的学习与职业方向指导的内容和意义。它是一本“心理指南”书籍。现将该书第一部分“方向选择是发展的结果”扼要编译如下,供读者参考。 对青少年的学习与职业指导,是重要的教育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十分关切的现实问题,希望引起有关教育学者与心理学者的重视和研究。

    1980年06期 45-5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激发青工业余学习的积极性

    尤·恩·库柳特金 ,王义高

    苏联教育科学院成人普通教育科研所副所长、心理学博士尤·恩·库柳特金在苏联教育部主办的《夜中学》双月刊1980年第2期上发表一篇文章,题为《夜校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问题》。文章讲到如何激发青年工人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是现代生产中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问题。青年工人的学习问题不只是办几所业余学校、夜大学就能解决的,而且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办学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现将该文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1980年06期 51-5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西欧的就业与教育政策

    司荫贞

    <正> 由1973年的石油危机引起的经济萧条和就业机会的减少,使西欧各国七十年代后期出现大量青年人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已成为深刻的社会问题。各国均在寻求对付这一问题的良策。 所谓失业者,标准有二,(一)曾工

    1980年06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980年世界文盲数

    邢克超

    <正>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局发表的最新数字,1980年,全世界十五岁以上的文盲为八亿一千四百万,占这一年龄人口总数的29%(在男人中的比例为23%,在妇女中为35%);其中,十五至十九岁的青年文盲为七千三百万,占同龄人的21.8%(在男人中为16.6%,在妇女中为27.3%),比1970年降低了4.9%。 世界的文盲有四分之三在亚洲,五分之一在非洲,其它主要在拉丁美洲。阿富汗、

    1980年06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流派

    R·D·范斯科特 ,R·J·克拉夫特 ,J·D·哈斯 ,蔡振生

    当代欧美教育哲学界产生过哪些思潮和学派?它们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们对教育实践有何影响,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怎样?批判地分析西方教育哲学流派的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外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和一些理论问题,也可作为我们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借鉴。这里译载的资料,是美国R.范斯科特等著《教育学的基础(社会的观点)》一书(普伦蒂斯—霍尔公司1979年版)第二章“教育哲学”中“各派教育哲学”的一节,其中阐述了要素主义、永恒主义、进步主义和改造主义四派资产阶级教育哲学的基本观点。该书还介绍了唯心论、实在论和实用主义三大唯心主义哲学派别对教育的某些见解,分析了六、七十年代盛行一时的存在主义和分析哲学在教育上的意义。作者自称持“温和的改造主义”立场,他们沿用了较常见的一种分类法对各派教育哲学作了一般性的论述。

    1980年06期 56-6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186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等学校教育学原理》概要

    周蕖

    <正> 高等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有何特点,怎样才能做一个称职的高等学校教师等问题,近年来,已成为苏联广泛议论和研究的课题。《高等学校教育学》这门学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来的。1978年,苏联公布了供高等学校教师进修用的《高等学校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本刊1979年总第二十一期曾对此作过介绍),同年,基辅—敖德萨

    1980年06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外国教育动态》1980年总目录

    1980年06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编后

    <正> 本刊自今年初复刊以来,至今出了六期,完成了1980年的出版计划。在这期间我们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热情支持和鼓励,他们寄来了许多稿件和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我们在这里向他们表示衷心的谢意。亲爱的读者,在这六期中,您对哪些文章最感兴趣?哪些文章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您希

    1980年06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