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研究

特稿

  • 培养儿童全球意识 促进国际理解合作——顾明远对话霍华德·加德纳与霍普·莱克特

    韩思阳;滕珺;

    <正>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改变了全球发展的秩序和框架,在这样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加强国际理解,培养儿童全球意识至关重要。为此,2020年9月19日,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霍普·莱克特(Hope Leichter)通过线上展开对话,共同探讨在全球化时代下,教育者如何通过学校、课堂以及博物馆、艺术、研学旅行等多样化方式,增进儿童的国际理解,培养儿童的全球意识,

    2021年03期 v.43;No.374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110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智能革命与教育变革研究

  • 培养负责任的数字公民——国际数字公民教育政策文本的多维比较

    王佑镁;宛平;柳晨晨;

    数字公民教育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的关注。国际数字公民教育政策文本的比较分析对于公民教育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体系架构、总体目标、发布机构与起草人员、内容比较四个维度,分析国际上七个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数字公民教育政策文本,结果发现,当前国际数字公民教育政策文本呈现出教育主体多元、教育内容动态更新、教育目标鲜明、政策制定多方协同的特征。

    2021年03期 v.43;No.374 8-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下载次数:2487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 ]
  • “美国人工智能计划”中的教育使命与策略——基于美国政府2019-2020年系列报告解析

    田芬;

    2019年2月11日,美国政府启动"美国人工智能计划"。该计划确立了人工智能在投资研发、释放资源、制定标准、培养人才、国际合作共五个领域的战略部署。为支持该计划,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多份报告,明确教育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研究者及劳动力的双重使命。系列报告显示的具体教育策略为:发展以STEM教育为重点的学前、中小学教育;以奖学金为杠杆,激励高中生、本科生、研究生及青年教师从事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多学科视角融合为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奠定基础。该计划的特点为:构建"政府-教育-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人工智能创新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加强规制;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在传统与变革之间的教师角色。

    2021年03期 v.43;No.374 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6K]
    [下载次数:1871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 ]
  •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关注的新素养:计算思维

    王罗那;王建磐;

    计算思维作为智能时代的产物不仅影响计算机科学的转型,也正逐步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计算思维经历了萌芽、探索、发展三个阶段,通过对近十年国内外关于计算思维研究的梳理,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合内容分析等方法,发现计算思维的研究热点聚焦在理论研究、教学应用和教育评估三大维度,重心随发展阶段不断演变并且深化。结合国内外的经验,讨论了计算思维在内容设置、实施策略以及评价等方面对中小学教育的意义。对未来研究提出四点可能的发展方向:明晰计算思维的目标定位,聚焦问题解决;完善计算思维的内容组织,关注跨学科整合;明确计算思维的实施路径,培养创新型教师;厘清计算思维的评价导向,关注外显型测评。

    2021年03期 v.43;No.374 24-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下载次数:415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1 ]

教育思想与理论研究

  • 西方关于批判性思维内涵、属性和影响因素的论争

    谢晓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对学生技能水平的要求,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之逐渐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但是,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属性和影响因素等几个关键问题却一直存在论争。从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属性和影响因素来看,西方国家存在强调"思维技能"还是"社会参与"、适用于"所有学科"还是"特定学科"、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是"教育环境的差异"影响等几个方面的论争。

    2021年03期 v.43;No.374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下载次数:2542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批判教育学的新主题:世界主义及其理性的研究——以托马斯·波克维茨为例

    徐玲;

    批判教育学是西方20世纪70年代之后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理论,一直致力于"人的解放"和"培养新公民",对教育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与实践。自迈入21世纪以来,以托马斯·波克维茨为代表的西方学者从社会认识论的角度出发,主张将研究主题从人的解放转移到世界主义的讨论上,认为世界主义是张扬人的能动性、操纵人的心灵、使个体自觉服从社会发展与国家权威的工具。他们还主张把培养新公民的目标转移到培养世界公民上,提出终身学习者身上具有世界公民的特质,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协同合作的精神和追求知识创新的强烈意愿等,并指出世界主义的理性原则具有双重特性,即包容性与区分性并存,期望与担忧并存。

    2021年03期 v.43;No.374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75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微观史学视角下的教师生活史研究

    李先军;高爱平;

    微观史学带来了史学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推动了教育史研究的变革。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实践的微观史学,关注"小事件"背后的"大问题";强调边缘群体的个体经验;注重发现问题及自我反思。微观史学在教师生活史研究中的价值体现为:丰富人们对教育历史图景的理解;深化对教师个体经验的解读;为教师及研究者的反思提供客观依据。研究者在借鉴微观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教师生活史的研究时,应关注教师生活及其特定背景,重视教师个体特质的研究,促进教师和研究者的合作与反思。

    2021年03期 v.43;No.374 4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下载次数:141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认识论资源的研究进路及其教学启示

    邓阳;刘莹;王后雄;

    认识论资源是教学论研究日渐兴起的一个概念。21世纪以来,受认识论发展研究的低龄转向与社会转向的影响,相关研究更加关注个体认识论的内在发展机制,进而形成了"认识论资源"概念。在这一视角下,原始经验是认识论的组成材料,社会环境调控认识论的组成方式,认识论形态被视为局部连贯激活的认识论资源网络,认识论发展被视为调用与协调认识论资源。上述观点为教学提供了相关启示,一是重视教师指导下学生基于认识论实践建构知识的过程;二是凸显整合背景要素、认知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教学情境;三是利用对话教学捕捉学生话语,并解构其认识论发展水平。

    2021年03期 v.43;No.374 5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58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循证教育改革历史演变与实践反思

    陈唤春;蒋贵友;

    循证教育改革肇始于西方医学,业已成为全球前沿的改革思潮。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改革范式,它是指在教育改革中围绕教育问题,基于最佳的研究证据,实现教育决策和实践的科学化,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纵观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起源与形成、发展与完善、深化与拓展三个阶段。然而,在循证教育改革中,过分注重证据至上与实证测量而忽视教育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致使教育改革陷入统计主义的窠臼中,割裂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为此,加强教育改革问题与方法的适切性,构建共融共生的研究方法体系以及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经验紧密结合成为推动循证教育改革有效性的主要路径。

    2021年03期 v.43;No.374 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2399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研究

  • 美国公立世界一流大学经费运行机制研究

    王战军;蓝文婷;布莱恩·麦考尔;

    经费运行科学高效是提高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的重要因素。对近十年16所美国公立世界一流大学经费运行机制的研究发现:经费筹措存在多元化和差异性,科研项目收入、附属单位收入、学费和政府拨款是主要经费来源,医院服务收入、投资收益和教育活动收入等是校际经费差异的主要原因,捐赠收入与大学影响力关联度高;经费支出倾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公共服务,教学与研究支出均衡,学术支持和辅助经营也是支出重点。在经费运行影响因素中,大学治理模式与资源依赖关系会影响经费运行能力和效益。

    2021年03期 v.43;No.374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6K]
    [下载次数:91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美国高校年度报告中文化-认知调查——基于正当性的制度视角分析

    高洋;

    文化-认知调查是美国高校年度报告中关注不同社会群体感受,尤其是学生群体感受的制度形式。消费者理念、依法行事、投入-回报等共同信念构成了文化-认知调查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动力,驱动了多样化调查类型的产生,使其呈现出多级多类的格局结构。正当性的制度视角分析发现,目的动因、调查形式、参与主体、技术手段等均是文化-认知调查的正当性表现方式。客观理性层面上,文化-认知调查具有竞争与互补双重功能、生成了信息竞争机制、具有专业性特色;主观认同层面上,文化-认知调查得到公众的积极参与和信任、具备公众认同的鲜明类型。文化-认知调查提升了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但未来仍应增强改革的正当性。

    2021年03期 v.43;No.374 79-8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45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自治与问责:俄罗斯高等教育治理变革双重向度

    刘淑华;朱思晓;

    苏联解体以来,自治与问责历史性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俄罗斯高等教育治理变革的双重向度。一方面,俄罗斯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扩大大学自主权的变革,大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学术自主权、行政自主权和财政自主权;另一方面,发生了大规模的"问责运动",强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以质量为问责核心内容,多种问责方式并存,以应答和奖惩相结合的方式处理问责结果。同时,这一变革注重在自治与问责之间建立相对平衡,这种平衡彰显了自治与问责之间天然对立冲突而又统一共生的富有张力的关系。

    2021年03期 v.43;No.374 8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下载次数:79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大学高层次人才生成中国际学术流动及演变——基于我国5类项目人才履历的实证分析

    徐娟;毕雪妮;

    对我国5类项目人才7541份简历信息的统计分析显示,40年来我国大学高层次人才求学期与工作期的国际学术流动率不断下降,但表现出向世界一流院校和顶级院校集中的发展态势;40年来北美、欧洲和东亚作为我国大学高层次人才境外求学与工作的主要区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而"一带一路"沿线的崛起弱化了北美的中心地位。研究认为,基于效率主义取向的重点大学政策在提升我国大学实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才的国际学术流动率,"一带一路"沿线作为新的国际迁移地可有效规避高端人才流失的潜在风险。为此,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并理性看待国际学术流动在大学高层次人才生成中的意义。

    2021年03期 v.43;No.374 94-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77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会议综述

  •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教育变革——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综述

    但金凤;陈琴;

    <正>2020年11月7日至8日,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二十届年会在重庆顺利举办。本次年会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主办,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承办。年会以"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教育变革"为主题,分别研讨了后疫情时代中国比较教育学科新使命与发展前瞻、各国教育政策应对、教育实践创新、国际教育组织的教育主张与贡献、国际教育交流与跨境教育、全球教育治理体系重塑等重要议题,体现了全球疫情背景下我国比较教育的使命与价值。来自我国102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2021年03期 v.43;No.374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189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教育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何以共生——纪念《比较教育研究》创刊55周年复刊40周年座谈会综述

    付燕;

    <正>2020年,新中国第一份比较教育专业期刊《比较教育研究》(原名《外国教育动态》)创刊55周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复刊40周年。创刊以来,《比较教育研究》在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推进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助力教育学术新人成长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纪念《比较教育研究》创刊55周年复刊40周年,2020年10月27日,《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共同举行了座谈会,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2021年03期 v.43;No.374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下载次数:40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信息动态

  • 第五届“明远教育奖”评选细则

    <正>为进一步促进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密切结合,推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创新,加强中外教育学术交流,北京师范大学基金会顾明远教育研究发展基金(以下简称"明远教育基金")于2013年设置"明远教育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经明远教育基金理事会研究决定,第五届"明远教育奖"评选活动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启动,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推荐和申报。一、奖项设置第五届"明远教育奖"共设研究类、实践类和海外类三个类别。其中,

    2021年03期 v.43;No.374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